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专家支招小麦冻害后补救措施

专家支招小麦冻害后补救措施

近日,我市出现低温天气,间有零星冰雹和小雪,最低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晚霜冻袭击大部分县区。由于我市冬小麦正处于拔节、抽穗的低温敏感期,此次降温过程将造成明显的晚霜冻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记者从市农科所了解到,农业专家提出积极做好小麦冻害发生及发生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市农业专家提出,冬小麦进入拔节生育阶段,其生长速度大大加快,由越冬期的上闲下忙转入上下齐忙,根、叶、蘖、茎、幼穗迅速生长发育,但其生理抗寒性也随着大大降低,如遇倒春寒,极易造成冻害,轻则叶片受冻,重则主茎及大分蘖的幼穗受冻死亡,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个别早播偏春性品种,分蘖节有可能被冻死,造成失收。

预防小麦冻害发生及发生冻害后及时补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对群体较大,生长偏旺,亩茎蘖数超过100万的麦田,及高秆易倒品种,在拔节前尽早使用15%多效唑30/亩~40/亩,或壮丰安50毫升,亩兑水50公斤喷雾,控旺防冻防倒伏。

2.对磷、钾施用量不足的田块,增施磷、钾肥,亩施过磷酸钙15公斤~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15公斤,增强抗寒性防冻。

3.对弱苗田、受除草剂药害田,增施适量氮磷钾复合肥及喷施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奈乙酸等,增加苗床营养及活性防冻。

4.在寒流来临前,若土壤干旱田间持水量小于75%,可通过速灌速排的灌溉方式进行灌水,使田间有较高的湿度,降低冻害程度。

5.在寒流来临前,叶面喷施2%的白糖或红糖液加0.3%0.4%的磷酸二氢钾,增加麦苗细胞液的浓度及含糖量,提高抗寒性,减轻冻害。

6.熏烟防冻。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寒流到来之前,在田间地头堆麦糠、柴草、秸秆等熏烟,以减少地面辐射散热,提高地面和叶面温度,防止发生霜冻。

7.冻害发生后,视冻害程度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1)仅叶片受冻,幼穗未受冻害的,可通过叶面喷肥,如磷酸二氢钾、尿素、复合肥等叶面肥,中微量元素,如硫、镁、锌、硼、铁等元素。中量元素0.5%浓度,微量元素0.01%0.02%浓度,亩施液50公斤,使其尽快恢复生机。

2)冻害发生后,在部分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冻死,应及时追施速效氮、磷、钾肥料,可亩施45%三元复合肥10公斤15公斤,尿素8公斤10公斤,或碳酸氢铵20公斤30公斤,视冻害程度、前期施肥情况酌情增减,促进分蘖成穗,降低减产幅度。

3)冻害发生后,大部分主茎和分蘖幼穗已冻死,但只要分蘖节未冻死,加强肥水促控仍能获取一定的产量;若大部分的麦株分蘖节已冻死,应考虑改种春播作物。

4)春季麦株受冻后,易受病虫为害,因此要结合叶面喷肥、喷施三唑酮、多菌灵、井岗霉素、40%盖仑本等药剂防治病虫乘机为害。(王安丽 )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7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