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论文 驻马店楹联文化浅探
驻马店楹联文化浅探
张承训
楹联作为驻马店地方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少人关注,缺乏研究,这和驻马店文化资源大市的地位和文化强市的目标不相适应。近期本人对驻马店市古今楹联的情况予以梳理,以期加强对驻马店楹联文化的认识,让楹联这一传统文化更好地为驻马店的社会发展服务。
一、驻马店古代楹联活动和楹联遗存
楹联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在明清时代广泛分布于城乡。春节之际,家家户户贴春联已是民俗习惯。乡绅富豪、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的庭堂楼院通常会挂字画、楹联及匾额。据上蔡
在明清时代,庙宇、道观、亭台楼阁及城楼等公共设施也常见楹联匾额。但年代久远,多数损毁灭失,地方志书、文史资料也少有记载。据笔者了解,驻马店古代楹联建筑遗存仅有两处。一是上蔡县的伏羲画卦亭。此亭在上蔡县城东15公里塔桥乡白龟庙村,蔡河北岸。亭建在一个砖砌高台上,八角形攒尖顶,檐下立八根方形石柱。门在南面,门侧两根石柱上镌刻楹联一副: 仰观俯察,一画明天地之道·数往知来,六爻发古今之藏。此亭系清代嘉庆年间重修而成。二是泌阳县官庄镇龙水村夏庄的清代民居建筑张家大院。该院一处老房子门口有两根楹柱,上刻楹联一副:人只此人,不作圣便作狂,中间难立脚;学须就学,不日进则日退,何时始回头。以上两处古代楹联遗存是驻马店古代楹联文化宝贵的实物证明,应予以高度重视,认真保护。
二、驻马店当代楹联活动和创作
驻马店当代楹联活动一是春节楹联的书写和张贴,这是明清民俗的延续。每过春节,识文断字的家庭自己书写春联。广大城乡,不通文墨的家庭则买红纸找人写春联。但据
驻马店楹联活动的第二个方面是风景名胜区、企业及有关单位组织的征联。如2008年驻马店市凤凰山庄风景点征联,2014年驻马店市老乐山风景区征联,2017年5月汝南县旅游局天中山牌楼征联等等。
驻马店楹联活动第三个方面是楹联书法作品展。如2016年驻马店青年书法家楹联作品展,2017年由市文联组织的 “庆香港回归20周年” 楹联书法作品展。
第四个方面是楹联爱好者个人楹联活动和创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驻马店市教育局工作人员
三、驻马店楹联工作的任务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集文学性、艺术性、实用性与一体,雅俗共赏,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有巨大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自古及今,历久弥新,有强大的生命力。
宫廷庙观、平台楼阁、山水名胜,无不因楹联点缀而生辉;厅堂书舍无不因悬挂楹联而优雅;新春佳节,门贴春联,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文人高士楹联互酬,写情怡性,尽显风流怀抱。楹联作为一种独立成熟的文体,博大精深,生机勃勃,可以创造出广阔的艺术天地。
为弘扬楹联文化,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此后全国各省、市、县先后有各级楹联学会成立。河南省楹联学会于1995 年成立。楹联活动先进的地市纷纷争创楹联文化城市,如南阳市、三门峡市都把楹联文化打造成了城市文化名片。
基于驻马店楹联文化的现状,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促进我市楹联文化发展繁荣,按照市文联领导的有关要求,我市成立楹联学会已是当务之急。
檀联学会成立后,肩负以下工作任务:
1.完善楹联组织,加强楹联队伍建设,发展国家、省、市楹联学会会员。
2.开展楹联学习、教育、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楹联比赛、创作活动,扩大楹联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为本地经济文化服务。
3.开展楹联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建立楹联教育基地。
4.创立设置楹联学习交流和楹联作品发表平台。
5.配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上级楹联学会、市文联、作协交办的相关任务。
责任编辑:yss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914/4385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