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金融投资理财理财超市 购买理财产品 你“双录”了吗

购买理财产品 你“双录”了吗

□周刊记者  苏弼坤

“飞单”,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但是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的人都知道。“飞单”是指金融机构理财经理向购买者推荐非本机构的产品,以便获取提成。说白了就是违规代销其他理财产品。市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最怕的就是“飞单”。不过以后这一问题将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银行将实施“双录”(录音、录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为什么要“双录”

一般“飞单”产品都有收益高的承诺,有的承诺收益甚至能达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的5倍。

虽然人们都知道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但高收益还是最能吸引投资者。而银行“飞单”多产生于大额理财中,这部分产品的客户群要提高警惕。

业内人士介绍,除了“飞单”外,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还隐藏着“误导销售”的风险。例如,不标注理财产品的“代销”属性,将代销产品与存款或银行自有理财产品混淆销售。

为了防止代销风险、规范代销行为,银监部门已多次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谨慎开展代销业务。

购买代销产品后,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常常因为缺乏音频、视频等相关证据而无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维护银行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整治金融乱象,“双录”管理办法出台。

“双录”怎么录

“双录”管理办法出台后,很多消费者问,是不是只要购买理财产品就必须实施“双录”?“双录”怎么录?

据了解,除了银行代销的国债及实物贵金属外,银行在营业场所销售的其余任何自有理财产品、代销理财产品都必须纳入“双录”管理。也就是说,银行必须在销售专区安装电子系统,对每笔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规定,银行的录音和录像行为应先征得投资者同意,如投资者不同意,则不能销售产品。

另外,为了保障投资者信息的安全,银行应对录音和录像的数据存储及管理系统采取有效的信息安全措施,还应遵守保密管理相关规定,在资料存储期限届满时按要求销毁相关资料。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双录”实现了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全方位监管,能够有效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同时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对于投资者而言,“双录”可以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产品的发行主体、收益水平、风险属性等,从而真正做到信息对称、自主选择、风险自负,实现在公平的前提下“买者自负、卖者尽责”。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0919/4391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