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三里河乡“亮点产业”照亮新农村

三里河乡“亮点产业”照亮新农村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昀生)“这几年,俺庄依靠水泥厂发展劳务经济,不仅住上了新农村住宅新区,而且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群众过上了富裕生活。”望着身后一排排整齐的两层小洋楼,确山县三里河乡郭庄村民组群众孙国富告诉笔者。这只是该乡实施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地处确山县城郊的三里河乡,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始终坚持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步进行,把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乡情实际,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新村产业同步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

科学规划定方向。该乡着力培植潜力村、打造特色村、开发活力村,先后筛选出50个各具特色的村民组作为新农村建设产业示范点,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产业规划,推动乡域经济整体快步发展。整合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等各项涉农基本建设资金,集中投入,捆绑使用,有效破解了资金短缺瓶颈问题,发挥了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历经5年努力,现已初步形成了商铺市场型、农家旅游型、工贸劳务型、畜牧养殖型、温棚种植型、林果瓜菜型、高档花卉型等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民组,引领全乡80%的农户有了致富产业、2/3的农民掌握了一项产业技能。

引导带动促发展。以西瓜、蔬菜、生猪养殖等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牵手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和经纪组织,组织农村经纪人80多批次外出学习考察,鼓励和引导农村经纪人兴办实体,推广“市场+经纪人+农户”的经营模式,让农民了解经纪人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购销、商贸等领域中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作用,进而从中受益、增加收入。实施项目援助,坚持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入手,先后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16个,支持新农村示范点加快新村美化和水、电、路、沼气、绿化等产业设施建设,投入产业设施建设资金800多万元。

产业培养抓后劲。为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该乡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根据每个村的资源优势和区位特色,选择和培育村里的主导产业和产品,按照统一布局、配套开发、有序管理、长效发展的思路,狠抓产业布局,加快结构调整,培训新型农民,推广现代技能。逐步打造出“后楼金阳光温棚蔬菜”、“宋庄村孙庄恒达肉牛养殖”、“莲花村南王庄生猪养殖”、“南泉村鲜桃栽培”、“董庄种鸭养殖”、“秀山高档花卉园”等30余个农业产业示范点和商贸、餐饮、劳务、市场等形式的示范点7个。积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4大类36种、地方民俗特色小吃38种;开发农特产品22种、注册商标17个,打响了“金阳光”牌蔬菜、“金山面粉”、山地跑养鸡、金河野山菜、红山里花生制品等一批深受都市消费者青睐的生态产品品牌。在今年启动尚庄村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引资2.2亿元的恒盈油脂项目落户于此,建成后可形成3000多人的劳务产业链。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9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