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大力推广红薯机械化收获技术

大力推广红薯机械化收获技术

梁中华

红薯又称白薯、甘薯、番薯、红苕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它不仅抗旱耐涝、节水、耐储存,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健康食品,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3年的研究和评选,红薯被列为13种最佳蔬菜之冠。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红薯等保健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红薯的生产和加工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一、薯业发展情况

1.我市红薯种植的历史时间较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如新蔡、平舆、上蔡、遂平、确山等县,其中确山种植面积在15万亩以上。

2.生产周期缩短,由原来的季节性生产发展到现在的全年长期生产。加工旺季分别是3~6月份的薯干加工期、10~11月份的红薯淀粉和粉条加工期。周期的缩短,使加工量大大增加。

3.产品档次不断提高。淀粉生产已由原来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生产淀粉技术日趋成熟,新蔡、遂平、平舆、上蔡、确山等地粉条已销售到省内外,而且产品的档次、包装都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

4.效益显著。受市场因素影响,红薯淀粉加工的利润与前几年相比虽然有所降低,但效益仍然不菲,淀粉加工业的发展还有力地带动了红薯种植、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年,我市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8万亩左右。

5.发展前景广阔。由于红薯淀粉可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纺织、塑料、染料等行业,市场需求量大,红薯制品深加工有较大市场潜力,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专家预测,今后10年全球仅生物塑料用量就将达到3000万吨。因此,发展红薯淀粉加工业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红薯机械化收获技术

红薯机械化收获要求完成破土挖薯、薯块出土,实现薯土分离,要求破损率低,收净率高。

三、红薯机械化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实现红薯种植与收获机械化作业,与传统的种植和人工收获作业相比效益显著。一台单行红薯收获机是人工的30倍,机械化收获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还可以节省很多费用支出。因此,实现机械种植与机械收获与人工相比可节约费用50/亩。

四、发展我市红薯机械化收获的对策

1.加快红薯机械化收获的新机具、新技术在我市推广,建议农机生产企业加快对适应我市红薯种植模式的机具开发与研制。

2.大力宣传红薯机收的好处,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红薯机械收获现场演示等手段,让广大红薯种植农户真正了解机具的使用调试和维修知识。

3.抓住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大力扶持和对农机具补贴的利好机遇,各级农机管理及推广部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有力地支持我市农机生产企业、种植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经销点,找准主要原因,提出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为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市红薯机械化收获而努力。(市政协委员、市农机推广站高级工程师)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39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