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综合新闻 让“老赖”赖不下去
让“老赖”赖不下去
□ 胡殿文
穿戴名牌服装、名贵首饰,出行坐头等舱、保姆跟随,背后却久拖债务拒不还款,处处逃避追查。不久前,被纳入全国法院失信人员名单的女“老赖”在深圳被扣押,终将其拖欠的700多万元债务执结。元旦春节临近,由失信“老赖”受惩戒,想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人们心知肚明的是,这是一个几乎年年都要涉及的老生常谈的话题。
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依法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关系广大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民工工资能否按时足额发放一直以来就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如何让农民工拿到钱回家过年,是眼下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决定自2017年至2020年,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实施年度考核,推动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属地监管责任,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办法》明确,对考核结果为C级的省级政府,由部际联席会议对该省级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责成其限期整改并提交书面报告。对在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瞒报谎报造成考核结果失实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人社部近日下发通知,决定从12月1日起到2018年春节前,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为重点,在全国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对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确保农民工拿到自己的辛苦钱,高高兴兴回家过年。
进入12月以来,在国家严格督察之下,各地各部门出台政策、频放大招,确保农民工在春节前能够拿到工资返乡过年。四川省决定在全省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在保证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排查力度,做到辖区内的企业和项目一个不漏。规定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导致欠薪的,由本级政府在2017年底前限时清偿,在问题解决前不得安排新项目开工。山东省要求,2017年12月底前实现政府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清零。山东省还提出落实联合惩戒机制,对拖欠工资的失信企业,由相关部门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履约担保、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使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江西省近日公布了6起拖欠劳动报酬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发出警告。
“老赖”年年都有,“老赖”需要驰而不息、年年治理。当前,执行难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多地在这个问题上探索新路子。比如公共场合屏幕上公布“老赖”信息、推出“失信彩铃”、悬赏执行保险以及限制贷款等创新手段。梳理一下,坚持德法并治、多管齐下,创造“不敢赖、不能赖、不想赖”的社会环境,把“老赖”一网打尽,进而铲除“老赖”滋生的土壤,时代呼唤更科学、更合理的应对之策。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人们交往半径扩大,流动性增强,传统的熟人社会已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以道德号召、舆论谴责为主维系社会诚信1.0模式逐渐失灵,现代社会需要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维系诚信的2.0体系。
专家的意见是要进一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把伦理道德的柔性规范和制度法律的刚性约束结合起来,让消极性的禁止变成主动性的惩戒,提高违法失信的社会成本,构建起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体制机制,让“对症良方”展现强大威力。我们期待主动惩戒的诚信2.0时代。
责任编辑:zwj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1219/4532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