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商业家电 家电太“聪明” 难住老年人

家电太“聪明” 难住老年人

□周刊记者   苏弼坤

智能手机功能很多,大多数老年人却不知道如何使用;智能电视摆在面前,却不知如何看电视;连洗带烘的智能洗衣机,放在家里只是摆设……现在,各类3C产品纷纷贴上“智能化”的标签,这些功能繁多的高科技产品,在大部分老年人看来却不实用。

 

老年人觉得“智能化”是鸡肋

 

说起家里刚换的智能电视,59岁的徐颖有一肚子苦水。“今年‘双十一’,儿子给我买了一台大屏幕4K超高清智能电视。”徐女士说,刚开始,儿子给自己演示如何使用各种功能,并说这台电视不光能看原来家里普通电视有的频道,还能上网看自己喜欢的戏曲节目,甚至能网上购物,听得她非常激动。可是等到自己操作时,她总是感到力不从心。

“那些功能如何使用我根本记不住,这么大的电视放在家里,我却不知道咋看。”徐女士说,更让她郁闷的是,打开电视后,往往不是她熟悉的电视频道,而是五颜六色的“小方块”平台界面,操作半天后发现连电视都看不了。

和徐颖有类似经历的老年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都表示,家里的智能家电大都是儿女买来尽孝心的,但对于他们来说,接受新事物很困难,很多智能家电的基本功能他们都不会使用,这让他们很苦恼。

 

智能产品应“适老化”

 

其实,老年人并非不能接受智能家电产品,而是这些产品一味迎合年轻人群体,老年人群体对“适老化”的智能家电更欢迎。

现在很多厂家在研发产品时,重视“智能化”和“新技术”,面对的大多是80后、90后,却在智能化的过程中忽视了老年人的适应性。厂家如果能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就能找到智能家电与老年人的契合点,满足老年群体对智能家电的需求。

比如手机。目前在手机市场中,专门为老年人开发的手机很多,这些老人手机具备大屏幕、大字体、大按键、高音量等特点,有的还具备一键呼叫亲属或者一键报警的功能,少数高档产品还具有实时定位功能。所有老人手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使用便捷。而在智能功能方面,这些手机不是广撒网,而是根据老年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进行优化。虽然这些手机的价格相对低廉,但拥有很好的使用群体,避免了老年消费者不能使用智能机的尴尬局面。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7/1226/4544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