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正阳县 张杨:“咱得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
张杨:“咱得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
为还父亲生前所欠债务,他卖掉经营红火的家具厂;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创办合作社,带领乡邻脱贫致富。他说:
“咱得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
□晚报首席记者李玉荣
通讯员陈健
1月2日上午,正阳县汝南埠镇谭围孜村委大院里呈现一派热闹的分红场面,68个贫困户聚集这里喜领2017年的分红款。53岁的于小四拿着刚领到的2000元钱,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好人,真是好人啊!”
于小四念叨的好人,就是汝南埠镇杨岗村党支部书记、正阳县张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杨。
父亲生前欠的外债
家具厂卖了也要还
现年36岁的张杨,2000年底入伍,2002年入党,2004年从部队退伍返乡后,一直在外务工。2008年,有了一定的积蓄的他经过市场调查,决定在驻马店市开办一家家具厂,由于诚实守信,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2012年4月,父亲因病去世,父亲经营的一家建材销售门店外欠债务近200万元。
就在一些客户唉声叹气、自认倒霉时,张杨站了出来:“父亲生前与你们有业务往来,说明你们相信他,欠你们的钱,大家只管放心,由我来承担,就是把厂子卖了也要还。”
张杨随后卖掉了驻马店的厂子,将父亲欠的外债一一偿还。
临危受命
带领乡邻脱贫致富
2013年11月,张杨被任命为杨岗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张杨发现村民除了外出务工外,种地的收入很少。2014年,他将杨茨园组的土地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100多亩,从事规模种植,第二年流转面积扩大至300余亩,同年他注册成立了“正阳县张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心以合作社的形式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张杨发现附近村一户种植香菇的效益不错,他考察后,又与“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接,达成了购买其菌棒、菌种,合作社全程负责技术指导的协议。
2016年,张杨投资近40万元,建起了20个香菇温棚。“高峰期可安排50多人在这里务工,平时固定用工在40人左右,其中本村12个贫困家庭的劳动力长年在这里干活。”张杨介绍。
鉴于张杨的人品和合作社的经营规模,汝南埠镇党委政府找他商量,想把该镇谭围孜村产业扶贫基地设在他这里,条件就是政府负责为每个贫困户购买1000个菌棒搁在这里生产,连续3年,每年必须给予贫困户一定的分红。张杨知道其中的压力,但他还是答应了:“谁叫咱是党员,咱得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2016年以来,每年他给每个贫困户分红都在2000元以上。
一味地对其输血不如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现年67岁的余金翠,丈夫是个聋哑人,长年在这里务工,掌握一定的管理技术后,在张杨的扶持下,今年自家也种了两棚香菇,她乐呵呵地说:“一年一个棚可收入一万多元,不但脱贫没有问题,还能致富呢。”在张杨的扶持带动下,谭围孜和杨岗两村的80个贫困家庭均有稳定的收入,2020年之前稳定脱贫可望实现。
2015年,张杨被驻马店市委市政府、驻马店军分区表彰为“驻马店市第二届‘十佳优秀复转军人’”,2017年被正阳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被县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谈起这些荣誉,张杨淡定地说:“党员这个身份才是最重要的,乡邻对我这个支书的信任和期盼永远都是动力!”
责任编辑:yjh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108/4562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