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综合新闻 学校“减负” 家长“增压”

学校“减负” 家长“增压”

学校“减负” 家长“增压”

老师: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减压阀”

□周刊记者  肖婷婷

学生喊了多年“累、累、累”之后,下课早了、作业少了,考试的方式也变了,可孩子仍是“累、累、累”。给学生减负是个老话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求给学生减负,以缓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孩子们的负担并未减轻——虽然学校减少了孩子们的作业量,但不少家长用其他方式给孩子“增压”。

家长:给孩子“增压”是无奈之举

“我也想让孩子快乐一些、轻松一些,但社会竞争压力大啊!”市民黄洁说,她的儿子上八年级,平时成绩还可以。但前不久参加了全市的一次竞赛,成绩很差。“现在这个社会,要上好学校就要有竞争力。你减负,别人不减,你说怎么办?”黄洁说,她考虑再三后,为儿子报了辅导班。

市民赵江涛说,他的孩子刚上小学,他正在考虑为孩子报钢琴班和书法班。“小时候多学一些,对以后有好处。”他说,虽然觉得孩子可怜,但作为家长,又有什么办法呢?

家长林云霞说:“应试教育环境下,分数决定一切。孩子不能光玩,家长不能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虽然我的儿子上了市级重点初中,但是成绩并不理想,而且波动很大。无奈之下,我给儿子请了家庭教师。”

孩子:一周下来感觉很累

昨日,在市区一所学校,记者采访了八年级学生乐乐。面对记者,乐乐说他有好多话想说。他说:“我的成绩在班上还算不错,每次考试都能进入前10名,但妈妈还是给我报了补习班,每个周末我都要上补习班。

“周一、周二晚上做语文试卷,周三、周四晚上做数学练习册,周五晚上练习英语听力,周六全天上补习班。”这是乐乐的课外时间安排。按照这种安排,乐乐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

“妈妈把我的课余时间安排得很满。我每天早上6时起床,晚上1030分以后才能睡觉,除了上学外就是做作业,太累了,我很想睡个‘饱’觉。”乐乐说。

与乐乐有同样“遭遇”的还有不少学生。小学六年级学生彤彤说:“平时老师每天留的作业我半个小时就能做完,但做完后爸爸妈妈会让我做一些练习题,根本不让我出去玩。爸爸妈妈希望我每次考试都能考进班里前10名。我如果哪次考试没考好,就会觉得对不起他们,这让我感觉压力很大。”

采访中,不少小学生坦言,家长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他们宁愿让老师多留些作业,也不愿意爸爸妈妈为自己“加餐”。

老师: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减压阀”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家长希望强化孩子的学习意识无可厚非,但过重的学习负担并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初中教师张鑫说,如果学习压力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就可能滋长他们的厌学情绪。

“我不提倡家长为孩子报太多的补习班,也不提倡给学生留大量的家庭作业。”张鑫说,“如果孩子的课余时间比较多,家长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多留给他们一些时间发展兴趣爱好,从而让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张鑫说,如果给孩子报过多的培训班,孩子在周末或节假日会像“赶场”一样,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这样下去,不仅起不到上培训班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消磨孩子学习的兴趣。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116/4576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