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综合新闻 防范诈骗应有新作为
防范诈骗应有新作为
□ 胡殿文
说到诈骗分子猖獗,大家一定没有异议。1月12日下午,随着两架中国民航包机分别降落在河南郑州国际机场和陕西西安国际机场,104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机关从老挝押解回国,涉及全国多地的300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成功告破,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人民币。警方在战斗,高压态势不减,反欺诈驰而不息,确实令人欣喜。但现实情况是犯罪分子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要防骗绝非易事,正像专家所说,一个人要避免上当受骗,需要同一个和多个手法专业的、分工明确诈骗集团战斗。近日,广州某高校女博士遭遇电信诈骗,5天接连汇出85万元。这一事件引发广泛讨论。如今互联网诈骗泛滥,防不胜防。既然她与外界的接触那么少,与网络如此隔绝,那她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骗子提供的名字、身份证号、照片都是对的,真的很难让人提防。新年伊始,大案要案不断被披露。这也说明防范诈骗,新年应有新作为。
诈骗犯罪的罪恶之手像章鱼触手上的吸盘一样,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成为社会公害。近日,福建福州一退休老人被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办案人员”,几个电话骗走账户资金300万元。老人正成为电信网络诈骗、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重点受害群体。有的老人被骗光养老钱、救命钱,倾家荡产;有的老人被骗后既愤怒又懊悔,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和创伤,疾病发作,卧床不起。
电信诈骗是过街老鼠,打击需要刻不容缓,防范是应有之义。
首先,面对电信诈骗的艰巨性、复杂性、隐蔽性,保持严打态势。公安机关的职责使命就是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犯罪嫌疑人缉捕到案、依法严惩。公安机关应坚持主动进攻、重拳出击、深挖彻查,坚决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依托110报警服务台,建立了涉案银行账户快速止付平台、反虚假信息诈骗工作平台,组成联席工作组,以专业协同应对职业犯罪,形成了“警企联合、无缝对接、技术反制、以快制快”的模式,不失为防范良策。
其次,强化基层反诈骗宣传。要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定期开展培训宣讲。可以把老年人受骗的典型案例,编成情景剧等进行巡演。子女平时要有意识提醒老人防骗,关注老人异常动态,及时发现、制止上当受骗。
作为公民,自身也要提高警惕,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了解新型诈骗手法。涉及投资、集资等业务要到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行,不要被高额回报诱惑。假冒公检法机关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一旦发现被骗,尽量记住对方的银行账号,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以便警方对犯罪嫌疑人银行账号进行止付冻结,尽量降低自己的损失。为了防止诈骗分子模拟银行等客服号码行骗得逞,遇上不明来电可选择挂断后,再主动拨打相关机构官方公布的电话(切勿使用回拨功能),这样可以保证号码的准确性。
快过年了,应该干点啥?朋友在微信群里如此提问,居然有人说,防止被诈!“防止被诈!”当然是调侃,但也说明当今诈骗之猖獗。不仅如此,在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今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也在发展蔓延,犯罪分子诈骗手段不断升级,花样不断翻新,且隐蔽性强、识别难度大,从假冒公检法、冒充熟人诈骗到民族资产解冻、投资返利诈骗,从利用短网址、分享链接诈骗发展到利用云服务诈骗等,使人民群众防不胜防,容易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权益受到侵害。为此,善良的人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头脑,守住安全底线,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的心理,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责任编辑:zwj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123/4588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