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历史人物 一位97岁老兵的抗战记忆

一位97岁老兵的抗战记忆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通讯员 陈胜 文/

3.jpg 

马天福展示自己的抗战故事。

“马大爷,您这身体比我们都好,儿女们有福气啊!”“托大家的福,我的日子过得好着呢!”昨日上午,家住市幸福街的居民看到马天福推着小车出门时都热情地打招呼。马天福是个有故事的人,大家都喜欢和他聊天,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

 

青年时期被抓入伍

 

家住驿城区南海街道南海社区的马天福今年97岁,老家在平舆。老人育有5个子女,目前儿孙满堂。

提起马天福,家住南海社区的居民无人不知。马天福性格开朗,说话彬彬有礼,和邻居们相处十分融洽。“这老爷子有福气,都快100岁了身体还那么硬朗,我们这些晚辈都自叹不如。”邻居们说。

“那时候家里穷,世道乱,稀里糊涂就被抓去当兵了。”坐在练江社区门口,老人又回忆起了往事,一些居民纷纷围过来,认真聆听。

1940年,马天福被国民党的部队抓去当壮丁。“当时很多人逃跑,我也跟着他们跑。”马天福回忆,他们逃跑途中遇到了国民党的部队,被押到汝南师管区,后又从师管区送到了甘肃,分在了国军76军。由于离家太远,马天福再次离开,结果在西安被保安队抓住。

逃兵都是要被处决的。被抓后,一个叫唐汉成的副团长看他机灵,就留下他当勤务兵。后马天福随部队回到河南洛阳,被分在国军1485225团,平日跟副团长去接兵。

 

参加洛阳保卫战

 

194455日,日军攻击龙门,洛阳保卫战打响。

驻洛阳中国守军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5军和第141.8万名官兵,守城21天,在部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仅2000多人突围。历时21天的洛阳保卫战,装备落后的中国守军英勇抗击机械化装备的日军精锐之师,击毙打伤敌人万余人。

对于参加洛阳保卫战,马天福回忆,1944年,日军打过来时部队驻扎在洛阳市伊川县的白沙镇,团长集合队伍讲话时炮声不断。部队第二天赶到洛阳龙门。当部队正过河时,几架日军飞机飞过来,往东边的村子扔炸弹。马天福和战友们在龙门阵地打了两天,后来往西退,半天后再次与日军交战。

这一仗打了77夜。在第七天夜里,日军突袭。天亮时,马天福看到,一个连队的战士只剩下十几个人,有一个副团长的手臂被炸掉了,血肉模糊。后来,大家把剩下的炮弹掩埋撤退,经宝鸡到汉中后部队才驻扎。

时隔多年,马天福至今还记得,那段时间下了好几天的大雨,把窑洞都淹了,部队不断把伤员转移进洛阳城,许多人抬回来的时候已经没气了。

 

感恩幸福生活

 

马天福后来被调到重庆,在那里待到日本投降。由于不愿意内战,他离开队伍回了老家,后到食品公司上班,一直到退休。

在老人上班期间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世纪80年代,他收到从广西寄来的一封信,同时还有一份300元的汇款。因为在那边没有亲戚,他没有打开,想通过单位退回去。马天福的同事说,既然写着你名字,单位也对,你就领吧。单位当时还给他盖章、出证明,把汇款领了出来。

后来马天福才知道,给他汇钱的是以前的老战友。当年他从重庆走的时候,战友连洪恩留在了重庆。分别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金戒指送给了对方。没想到多年后这位老战友一直没忘记,还特意寄钱过来。

几枚抗战纪念奖章是马天福最珍爱的物品,他常常佩戴在胸前。

从外表看,马天福根本不像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马天福说,国家和政府没有忘记他,给他发工资、发补贴,还常有人前来看望,他这辈子真是享福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315/4659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