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西平县 “脏乱差”变身“洁净美”

“脏乱差”变身“洁净美”

日报融媒记者 徐小防 文/图

日前,在西平县嫘祖文化苑,带孙子游玩的赵盘林指着身后一条清澈的小河对记者说:“以前这里是臭水沟,臭气熏天,现在环境卫生好太多了。这几年,西平发展的很快,一天一个样。以前总觉得没有地方可去,现在不一样了,县城周围都是风景优美、休闲玩耍的好去处。”

从臭水沟到生态游园的变迁,只是西平县强力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冰山一角。

县城面貌大变样

4月23日,记者来到西平县洪河公园。公园内,一眼望不到边的紫色鸢尾花随风摇曳,三三两两的市民结伴而行,漫步于此。很难想象,它的前身竟是脏乱差之地。

近年来,西平县坚持以创新规划理念、打造城市特色为切入点,提出了打造“花海旅游新城”的县城规划总体目标,按照“四区、三河、六湖、一带”的城市框架体系总体布局,积极推进老城区、新城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快路网建设,推进桥梁建设,加强生态水系建设,实施绿化工程,突出打造文化特色亮点,积极探索城乡规划编制新思路,实施小洪河、引洪河、南城河治理工程;规划建设龙坑湖、皇坑湖、嫘祖文化苑南湖、仙女湖、凤鸣湖、罗成湖;打造107国道沿线经济带。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区为核心、8条城乡连接线为纽带、16个乡镇为支撑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2017年,西平县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历史性机遇,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为基点,加大投入,完善基础,城市建设管理迈出坚实步伐,城市品位全面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呈现了秩序优良、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城市形象。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几年,西平县全面实施小洪河、引洪河、南城河“三河”生态工程。树立“以绿荫城”的理念,开展城区绿化美化、村镇绿化彩化、农

田林网完善、廊道绿化提升等林业生态建设,全面掀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热潮。

目前,人民广场、宝严寺公园建设已经完工,嫘祖文化苑、西平生态园、嫘祖海棠园正在扎实推进。“两河”沿岸的冶铁铸剑文化园、法家文化园、柏国文化园、诚信文化园等七大主题游园基本建成。投资6.8亿元的“两河”治理、人民广场等绿化工程完工;投资近亿元的南城河及城河公园基本完工。这些工程的建设,使西平县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290公顷、绿地率达3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4平方米。

不仅如此,该县还将西平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点缀到游园场馆里,深入挖掘我县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典故、民俗风情,以“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为依托,建设嫘祖文化苑、嫘祖海棠园、嫘祖服装城、命名嫘祖大道、建设嫘祖大桥,传承嫘祖文化。以“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为依托,建设了占地约100亩的冶铁铸剑文化园,展现冶铁铸剑文化。以柏皇氏故地、韩非文化等特色文化,建设了近400亩的柏国文化园和法家文化园,做到“以文化城”。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让西平县城乡实现了“颜值”“品质”双提升,不仅极大改善了西平的发展环境,更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

“西平每天都在变美!”经常到城区悠闲散步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个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老县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流光溢彩,美不胜收——道路宽阔绿树成荫,大街小巷干净幽雅,湿地公园小游园曲径通幽……这与县城过去脏兮兮的房、灰蒙蒙的天、坑洼洼的路、臭烘烘的厕所,形成了鲜明对比。

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告诉记者,西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抓住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示范县的机遇,以建设“花海旅游新城”为目标,以“四城联创”为载体,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加大投入,完善设施,配套功能,强化支撑,精细管理,城市建设管理迈出坚实步伐,为群众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美丽生活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精细管理,增强城镇综合承載力、吸纳力和辐射力,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创全省一流水平,为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聂晓光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501/4727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