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乡土文化老照片 考古发掘师揭开历史谜团的神秘面纱

考古发掘师揭开历史谜团的神秘面纱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文/图

齐雪义(右二)在考古现场。

在驻马店市各处的荒郊野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行走在深山中、农田里、河岸边、废墟堆,手持探铲和手铲,探索被历史掩埋的秘密,他们就是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的考古人员。

探寻历史秘密

探测、画方、挖土、发掘、发现遗迹、保存文物等,这些就是考古工作者把古代文明展现在现代人眼前的一系列工作。就是这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要付出不小的艰辛。五一期间,记者见到了刚回到市区的市文物考古管理所业务室主任齐雪义,听他讲述考古工作的苦与乐。

沉稳、儒雅,不善言辞,这是齐雪义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你不会想到有书卷气的齐雪义还有一个“彪悍”的身份——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的考古专家。

很多人觉得野外考古发掘工作辛苦、累,但齐雪义却说,除了考古,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

“那一天我跟往常一样,在刮地层看遗迹,小铲子突然碰到一个硬东西,我一看是绿色的,知道应该是件青铜器,非常兴奋。清理出来后,果然是一件有年代的物品。”至今,齐雪义仍然记得自己的第一次发现。同时他也坚信,自己参与的考古工作,呈现出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信息,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它、欣赏它。

“很多时候发掘现场一片空旷,远远看去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和大小不一的杂草土堆。”齐雪义告诉记者,考古发掘工作是一个艰辛又漫长的工作。

参加工作近30年来,齐雪义长期工作在第一线,从事文物调查、保护和考古发掘的艰辛工作。他发掘清理裴李岗、仰韶、屈家岭、石家河、龙山、二里头、商周、汉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遗迹1万多处。其中,他参与发掘的漯河郾城郝家台龙山时期古城址、周口淮阳平粮台龙山时期古城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新密古城寨龙山时期古城址及上蔡郭庄楚墓等五项发掘项目获得当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掘地下宝藏

考古工作不仅辛苦,而且有危险性和挑战性。烈日当空,暴晒了一天,大家的胳膊和脸就变得通红,接着就会脱一层皮。但是到了冬季,大家忙了一天回去喝口热水都觉得很幸福。说起从事这份工作的艰苦,齐雪义笑了笑:“干了那么多年了,早都习惯了,不断有新的挖掘成果才有乐趣。”

2006年至2014年,齐雪义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一直奋斗在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的考古发掘工地上。由于工作态度严谨,勘探方法科学,他所带领的考古队伍成为自始至终奋战在南水北调淅川库区全国众多考古单位中唯一市级考古队伍。近几年,市文物考古管理所也成为中国科学院在全国唯一教学实习基地。

齐雪义说,考古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很多工作人员有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考古工作经验,是田野考古的主力军,是考古界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和骨干力量。每一项考古成果中,都蕴含着大家的心血,每一次发掘都带给大家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历史有多久远,考古的触角便无所不在。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504/4731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