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得了糖尿病足需截肢(趾)?新技术为患者带来希望

得了糖尿病足需截肢(趾)?新技术为患者带来希望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全世界每30秒就有1个人因糖尿病足而截肢(趾),每6名糖尿病患者将有1人会发生足溃疡。

隐形期糖尿病足症状为:肢端供血不足,局部皮肤浮肿,足部麻木、感觉迟钝,并伴有疼痛,犹其夜间明显,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初期糖尿病足症状为:足底或足背开始出现水泡、血泡,经常会出现烫伤或冻伤、鸡眼等,导致足部经常发生浅表损伤或溃疡。中期糖尿病足症状为:足部出现反复感染,而且感染程度进一步加深,已经损伤到足部的皮下组织,并形成组织炎症。此时如果不及时控制,感染会越来越重。重度期糖尿病足症状表现为感染进一步加重,肌肉肌腱韧带破坏严重,骨与关节受到破坏,足趾和脚指出现坏死。

糖尿病足多起始于神经病变,即使没有严重的肢体缺血,也可继发糖尿病足导致足损伤、感染、坏死。传统治疗方法以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创为主,治疗非常困难,很多患者最后仍需要截肢或截趾。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伊里扎洛夫技术为代表的微循环重建技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微循环的再生与重建,诱导人体组织自然修复潜能,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福音,使大部分患者免除截肢(趾)之苦。

应用该理论衍生出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通过给骨骼一个合适的牵伸应力,能够调动组织自然修复潜能,使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同步生长,从而实现受损组织微循环的自然重建,进一步促进神经的再生,使得糖尿病足得到治愈。该技术亦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下肢缺血性疾病。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508/4736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