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汝南县 常兴镇农民养豆丹走上致富路
常兴镇农民养豆丹走上致富路
□见习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杨明华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汝南县常兴镇柏丈屯村农民任栓,却种豆不为得豆,而是为了养豆丹,把过去人们称为害虫的豆丹(大青虫),通过大棚饲养,变为餐桌上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自己也获得了每亩2万元的收入。
科学放养
任栓今年40岁。前年,他在信阳市为农户收获大豆时,发现当地一些农民不分昼夜在豆地里逮豆丹。原来,豆丹富含高蛋白、低脂肪,且有温胃之效。当地人们把逮来的豆丹送往高档餐馆,做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一道豆丹美食,竟能卖到上千元。
于是,2017年春,任栓在自己的2亩地里开始试养豆丹。他从江苏省灌云县买来豆青虫的幼虫,把它埋在事先建好的豆棚里,然后虫变成蛹,再化成蛾。
“蛾的孵化率达98%,每只雌蛾产卵250粒左右。”任栓说。
科学放养是提高豆丹产量的关键。任栓用纱布自制豆丹收集器,将一些米粒大小的虫卵收集起来,按照每亩投放10000粒以上的要求,用订书机把装有虫卵的纱布袋钉在豆叶上,过几天虫卵就会变成小豆丹爬在豆叶上,自然生长。
“豆丹从小到大,要经过5次蜕皮。当它长到25天左右,也就是第四次蜕皮以后,就可以出售了。”任栓说,
精心管理使任栓在养殖豆丹上取得了成功。当年,任栓的2亩地亩产豆丹60公斤,每公斤价格360元左右,每棚收入达2万元。
扩大规模
为扩大规模,今年,任栓流转土地10亩,兴建了10个豆丹饲养大棚,每亩种植大豆12000棵。“一般1株大豆够两只豆丹吃一生。这样算下来,1亩地能产150多公斤的豆丹。”任栓说,“自然环境下的豆丹一年只繁殖一季,而大棚饲养可实现一年三季。这就大大拉长了供应周期,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亩效益可达6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方法,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让豆丹饲养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任栓满怀信心地说。
责任编辑:wtt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515/4746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