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文学 读孙友民诗歌集《呼吸》
读孙友民诗歌集《呼吸》
“呼吸”的呼吸
——读孙友民诗歌集《呼吸》
□刘康健
孙友民在“五月”的豫南大地上游走,这不奇怪。可是要做一个“放声歌唱的人”,就非同寻常了。你想啊,在豫南的旷野上一个人无拘无束地放声歌唱,一是需要胆量,二是需要能力。胆量就是众人沉默我独歌,不怕被人当成神经病。能力就是才华,有本事你也来吼一嗓?可是,你干嘛要做“驾着铁马赶路的人”?那一定是呼吸出现了问题,不吼一嗓子心中不畅快。
只要诗人肯赏光,我喜欢邀他喝一杯。说话不多,酒总喝多。人家醉的时候少,我醉的时候多。当“醉扶归”的时候,最大的感觉是和诗人喝酒不后悔!不后怕!我常常调侃他:“你长得就像一首诗。”诗歌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感觉,唐诗宋词之于我是滋养,把我的生命滋养成文学的老树。孙友民对我就是一种精神的滋养,从他嘴里说出的话,都是诗歌。是关于《九月的奔跑》、《声音》、《麦芒围困的故乡》、《从年夜里出发去春天》……此时,我才感觉诗人的呼吸是畅快的。其他时候呢?是和我一样呼吸不畅吗?时常有窒息的感觉吗?
《呼吸》的不同形式,带着书香气扑面而来,带给我的不仅是无法言说的精神享受,还有心智大开的惊叹。人家咋恁厉害?啥话到了诗人嘴里咋就成了诗歌?咱说麦子熟了,该割麦子了,人家说“这是麦芒军团持续的围困”,光棍扛锄叫出了“豫南大地上草木皆兵的大戏”。咱说春天真好,出去走走吧,人家说“汝南王巡行的春宵”,“春风吹拂他,他的春风吹拂花儿。那些花就怒放在汝南郡的春汛里,成为千百年后方志上一些暗香浮动的省略号”。孙友民用很多独特的诗歌语言来“呼吸”,仿佛一枚枚子弹击中每一个阅读者,带领我们走进不同的呼吸的形式,寻找畅快的呼吸通道。在诗人的引领下,我们被“清波引”,似“燕归梁”,佯装“醉扶归”,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好不快哉!一颗游走的灵魂得到诗意的安放,呼吸真好!
出气也好,呼吸也罢,都是因为环境窒息,间或浑浊等。想起小时候去后河里洗澡,一个猛子扎下去钻进水里,不能呼吸,人憋得不行。突然钻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真舒服啊!如今生活在城市里,想脱光了洗澡都不行。城市里少有河水,可是另一种水很深!一个猛子扎下去,恐怕出来的机会就很少了。于是,呼吸就成了奢望。
《呼吸》给了我们很多种出气的形式,感谢诗人!
责任编辑:yjh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622/4808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