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历史人物 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春生

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春生

 灵动飘逸 风格独具

——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春生

□晚报记者 任羽 邓丹华/文 王莹/

wangy180674.jpg

这是汝南县一位有名的数学教师,上世纪90年代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这是一位办案严谨的纪检干部,多少日夜曾匍匐案前审理案件。从外表看,他朴实无华,安静儒雅。然而,一旦他握起毛笔,站在白色的宣纸前,隶书、行书,一行行大字就如行云流水一般喷薄而出,尽显风采。在他的笔下,书法被赋予了生命,挥舞着圆润的线条,在白纸上留下足迹。灵动,飘逸,洒脱,他成就了书法,书法也成就了他。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瓠城书社社长唐春生。

唐春生其人

6月26日,天气炎热,汝南县城沉静了许多。在老城拱北东面,坐落着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刻有行书对联一幅:千年古县才俊辈出彰显天中风采;历史名城文化璀璨凝聚汝宁精神。苍劲有力的大字显出作者不一般的功力,这幅对联的作者便是唐春生。

唐春生,字一耕。1964年出生,汝南县人。记者了解到,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入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作品展、“金山岭长城杯”全国书法作品展、首届“朝圣敦煌”全国书法大展、赵诚金藏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二届全国“王铎杯”书画大赛作品展,获磴槽杯天地之中全国书法大展三等奖,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书法作品展入展和获奖。

在汝南县作家协会主席王新立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汝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季刊《天中山文艺》。3年来,《天中山文艺》已出版十几期。伴随着每期杂志,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书刊上的几个大字——天中山文艺。几个大字将汝南的文化底蕴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几个大字正是唐春生所题。

潜心研习 日渐精进

唐春生从小就喜欢书法。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位张老师喜爱书法,爱练字。唐春生很向往,就跟着张老师写。每逢张老师上书法课,唐春生就很激动。当时孩子们都爱玩游戏,而同样年纪的唐春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事就学着写。写得多了,张老师让他用毛笔出板报。

进入高中后,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唐春生学习书法受到了限制。但出于对书法的爱好,没事时他就拿起笔练一练。他不但爱写字,还因为写得好出名了,村里许多人都找他写对联。

1981年从汝南师范毕业后,唐春生被分配在板店中学教数学。1984年他才开始临帖练字。一位同事有两本字帖,一本柳体,一本颜体。同事写颜体,柳体就给他了。1985年,唐春生去开封师专进修数学专业。1987年8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县三中教数学。1991年,他在县第三中学担任数学教师期间,因教学成绩突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996年元旦,他被调入县纪检监察系统工作,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但无论工作岗位和职务怎么变化,他对书法艺术始终情有独钟。工作之余,潜心研习书法艺术,他遍临名帖,日渐精进。对他来说,书法就是最好的休闲娱乐方式。

2008年,唐春生认识了郑州的书法家曹向春。在曹向春的影响下,唐春生开始写隶书。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2011年8月15日,在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上,唐春生的作品有幸入展。曹向春激动不已,在他看来,唐春生写隶书还不到3年时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无疑是从驻马店杀出来的一匹黑马。

赋予线条生命力

从临帖到入帖,从出帖到创作,必然是一段漫长而痛苦的历程,无不饱尝墨海酸甜苦辣之味,历经书岸春夏秋冬之变。因为喜爱书法,唐春生失去了很多平常人的乐趣。

唐春生在西关住,工作室在北关、南关、开发区,其中北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他的创作室。除了工作外,他每天都待在工作室,沉浸在练习书法的享受中。闲暇时间,他就一个人在工作室练字,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他的妻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是位英语教师。家中的事唐春生没管过。“我就是专业写字的,除了工作外,就是写字。人家是未成名前写得苦,我是成名后写得苦。每天在工作室写字,学习书法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出于热爱。我是纯粹追求艺术的一个人,对于金钱和名利,看得很淡。”谈起自己,唐春生淡淡地说。

“大家都喜欢行书,感觉行书最养眼。我也喜欢行书,喜欢追求行云流水的线条,喜欢那种灵动的感觉。目前我写的有大幅长卷,有小幅的行书,那种动感,那种用笔的巧妙,会让人看后很激动。虽然是小字,但很大气。” 唐春生说。

2011年,唐春生的作品在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入展,入展的同时他成为中国书协会员。从2011年到现在近8年了,从没走出去的唐春生认为书法必须得达到一定的高度。有人曾评价他:“你外表很沉静,但内心很强大。”喜欢隶书、行书,还喜欢草书的唐春生,心中早有目标——为了书法,将这种强大进行到底。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629/4819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