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开发区 > 开发区助力扶残助贫支持托养事业发展
开发区助力扶残助贫支持托养事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唐 翀 通讯员 徐 宇)仲夏时节,走进安居新村社区不时看到一些居民在社区里借助康复器材进行锻炼。作为目前驻马店面积最大、住户最为集中的一个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社区,现有住户2780户,居民7341人,有各类持证残疾人257人,其中重度残疾人105人,低保户6902人。
近年来,开发区按照国家标准,改建规范残疾人集中托养、日间照料机构4个,其中安居新村日间照料中心和开发区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已运营,关王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投入使用,残疾人托养设施、康复设施及综合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共集中托养贫困重度残疾人36人,居家托养1631人次,日间照料7920人次,康复服务12672人次。
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开发区依据部门职能划分职责,全力配合保障。扶贫部门牵头,负责托养中心入住人员和护工的资格把关。民政部门整合资源,完善机制,负责托养中心日常运营管理。残联部门负责残疾人员鉴定、提供残疾人辅助器具及残疾人员康复训练,并配合乡办做好入住人员的筛选工作。卫生部门负责派驻医护人员,对陪护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培训。财政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运营费用的筹集、整合和拨付工作。人社部门负责陪护人员、厨师、安保等服务型岗位购买及职业道德培训。组织部门负责组织托养中心党员开展活动。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托养中心人员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及对外宣传报道。
统一规划,标准建设。开发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整合资源,统一设置住室、医疗室、康复训练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厨房、餐厅、办公室等功能区,统一安装电视、空调、床头柜、储柜、木椅等用具,统一配备助听器、轮椅等辅助器材,统一采购餐饮、冷藏、收储等生活设备,统一规定入住人员、工作人员规格,实现建设标准化、配置规范化。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严格按照“户申请、村申报、乡办审批、区备案”的程序进行筛选,确保入住对象精准。集中托养中心与托养人员签订托养服务协议,明确集中托养中心、托养人员和托养人员的抚养人或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协议一年一签。期满后,民政部门对托养人员及其家庭情况进行托养适宜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继续入住集中托养中心。该区民政局负责日常管理的业务指导工作,乡办民政所、卫生院选派专门人员负责托养中心管理工作。统一制定了护工管理、请销假、绩效考评细则,安全管理、值日值班和安全保卫细则,托养人员守则等制度,制度体系逐步健全。
整合资金,保障运营。按照“区级财政列支一部分、相关部门整合一部分、集体经济投入一部分、社会各界捐赠一部分”的思路进行资金整合。在资金使用管理上,采取“中心申请、乡办把关、区级审理”管理体制,在财政部门设立专用账户,对托养中心建设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审核和拨付,托养中心每月向乡办提出申请,由该区财政部门核实后划拨到乡办财政部门,再由乡办财政部门统一拨付。
开发区通过托养工作的开展改善了重度残疾人生活状况,提供了良好的医疗卫生保障,减轻了贫困残疾人家庭生活负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营造了助残扶贫和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wq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726/4862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