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金融财经新闻国际财经 坚决维护人民币的法定地位

坚决维护人民币的法定地位

就一些商家拒收现金 市人行表示:

坚决维护人民币的法定地位

发现拒收现金行为可举报

□周刊记者  苏弼坤  文/图

    近年来,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广泛应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因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消费者支付需求依然多样化,现金支付的习惯仍广泛存在。最近,流通领域现金使用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

“7月13日,人行发布公告,对拒收现金行为进行整治。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昨日,人民银行驻马店市中心支行工作人员表示,拒收人民币行为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又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发现拒收人民币行为可举报

记者从人民银行驻马店市中心支行了解到,央行出台此项规定,是为了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如果市民发现我市有拒收人民币的现象,可以向人民银行驻马店市中心支行举报。

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体现了国家信用,是最基础、最广泛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公众对现金支付方式高度信任,保证人民币的顺畅流通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

目前,支付市场已经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而此次规定的出台,有利于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

另外,央行对拒收现金行为说“不”,也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禁止炒作“无现金”概念

人行驻马店市中心支行工作人员表示,根据规定,为履行反洗钱、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定义务,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进行支付的,应当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电商平台、无人销售、网络政务等场景,以网络化、无人化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其不具备现金收取条件,所以,参与各方在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上达成一致,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必须明确的是,对于“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的政策,其本身是中性的,目的是规范包括现金在内的各类支付工具的选择和应用,对支付行为、业态发展、技术创新并不会产生带有偏向性的影响。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各类主体要换位思考,协商解决好支付方式选择问题,合理反映诉求,要保障全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全社会自觉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良好氛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726/4863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