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坚持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坚持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为控制人口增长、节约抚养费用、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人口控制效益的创造者,理应优先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伤、病残家庭,更需要社会的关爱与帮助,也只有让计划生育家庭在生活上有照顾、经济上得实惠,才能引导更多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对此,《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对奖励照顾计划生育家庭都有明确规定。市委、市政府在财力很有限的情况下,连续两年出台两个政策性文件,落实和增加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项目,提高奖励标准,基本涵盖计划生育家庭的方方面面。当前关键是抓好政策的落实。
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政策。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每人每月70元、特殊奖励扶助金每人80元~10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每人每月20元,这三项政策是计划生育家庭享受的最直接利益。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站在关注民生的高度,按照标准核准和公示政策对象,千方百计筹集、匹配资金,通过存折形式,在规定时间内直接兑现到群众手中。
要科学合理地整合和运用部门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贯彻利益导向政策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驻发〔2009〕15号),明确规定市直部门在涉农政策、优先照顾、社会保障等方面近40条优惠措施。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意识,破除狭隘部门利益,在落实项目资金、实施惠农工程、开展救济扶贫中,主动优先照顾计划生育家庭,才能扩大奖励优惠政策的覆盖面。
要在普惠政策中体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国家在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救济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普惠性的政策。如果我们不能把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向作出贡献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势必会影响广大农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因此,必须抓住当前机遇,在落实国家规定的普惠政策和制定当地普惠政策时,体现“国策上位原则”;在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时,让计划生育家庭报销的比例高一些;在落实城乡低保时,计划生育家庭低保和社保的门槛低一些,补助的数额多一些;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补助的力度大一些。
要全面扩展奖励优惠政策。现有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仍然存在项目太少、标准不高、力度有限的问题。我们在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出台更多奖励政策的同时,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落实现行奖励政策基础上,最大程度增加奖励项目、提高奖励标准,切实让广大计生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体会到少生受奖励,政治有地位,经济得实惠。(石纪生)
责任编辑:zmdxw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08/489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