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驿城区新闻宣传 他们时刻铭记着党员身份

他们时刻铭记着党员身份

□晚报记者  闫宏伟  通讯员  米山  张玉峰 文/图

清洁家园。

贫困户到蔬菜种植基地就业。

在合作社的帮助下,贫困户种植晚秋黄梨。

志愿者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

初秋,记者走进驿城区胡庙乡胡庙村,道路整洁,满目葱茏,一派祥和的景象:中华传统文化墙边,孩子们正在玩耍;健身园中,几名村民在锻炼……不仅胡庙村,在驿城区所辖的各个乡村,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谈起这些大变化,村民们说,这都归功于乡村干部及基层党员,他们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改变了村里的旧面貌。

党员引领精准扶贫

走进村里,记者主动与一名打扫卫生的中年人聊了起来。

这名中年人叫刘德山,今年57岁,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我患有先天小儿麻痹症和心脏病,还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症,妻子是个聋哑人。女儿出嫁了,就我们两口,5亩地的收入根本不够吃药打针的。”刘德山说,“现在好了,村里让我们两口子打扫卫生,一个月有600元的收入,村养猪场年终给1400元帮扶款,还有低保补助、残疾补助。说真的,我们全家很感激政府的帮助,我们很满足!”

胡庙乡党委组织委员张井兰说,在胡庙乡,除乡里按扶贫政策大力帮助贫困户以外,全乡的基层党员也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带头作为,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胡庙村党员赵新成,原先有自己的钩机、铲车,外包工程一年不少挣钱。他在张井兰的带动下,积极响应号召,毅然挑起村委的大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立足本地,流转了30亩土地,种植经济农作物,安置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

在赵新成的带动下,胡庙村另外两名党员,今年47岁的刘付林和46岁的刘明春也在家门口分别建起了蔬菜种植基地和草莓种植基地,安置家庭困难的村民就业,带动全村人共同致富。

在蚁蜂镇产业扶贫基地,驿城区春兴专业种植合作社目前的种植规模有1300余亩,主要种植早春桃、晚秋黄梨、芦笋等10多个品种,经济效益可观。该合作社理事长李春兴说,合作社的产品远销广东、深圳、重庆等地。同时,合作社依托金顶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目前已帮助1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虽然我早就脱离了贫困,但村里的贫困户有的没资金,有的没技术,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是党员,就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把自己干事创业的激情传递给村里的贫困户。”李春兴说,他和爱人成立春兴专业种植合作社,就是要带领群众拔掉穷根摘掉穷帽。

联乡结村促脱贫

除了通过党员带动、农业合作社帮扶等方式帮助群众脱贫外,驿城区还通过城乡结对帮扶的方式,促脱贫、兴乡村。

驿城区西园街道与胡庙乡胡庙村结成帮扶对子,西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收、办事处主任王三喜带领扶贫工作队员,以创文的工作要求,强力推进胡庙村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由西园街道办事处出资,率先在胡庙村刘庄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经过十多天的紧张施工,村中的陈年垃圾全部清除,下水管道铺设完毕,所有道路铺成水泥路,刘庄的环境面貌得到改善。

据了解,自去年12月以来,西园街道机关50多名干部职工组成扶贫攻坚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坚持到胡庙村义务劳动,进行乡村环境大整治。志愿服务队员到贫困户家中,帮助清洁庭院,受到村民的欢迎。村民们也纷纷加入清洁家园的队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的身影成为扶贫攻坚战场上最美丽的风景。

“党员服务群众,不能只在口头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中,日常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基层党建要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鼓励党员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表率作用,引领群众投身脱贫攻坚的火热战场,打好脱贫攻坚战。”驿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海潮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0820/4902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