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平舆县 王国民——拄拐攀登脱贫路

王国民——拄拐攀登脱贫路

本网记者 田瑞德 通讯员 盛德劭

近日,笔者走进平舆县十字路乡王关庙村王国民的养鸡场,偌大的宅院里,一千多只“郑州红”公鸡色彩斑斓,有的在觅食饮水,有的追逐嬉戏,个个有五六斤重的红公鸡高歌不断。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左腿截肢,右腿失去知觉的残疾人,靠拄着拐杖顽强打拼,选上的产业脱贫项目。

今年63岁的王国民,三十多年前在建筑工地上,从五层楼上不小心跳下来摔坏了两条腿,住院治疗后截去左小腿安上假肢。右腿时常麻木,不能正常活动,好歹捡回一条命,后来被评为二级残疾。他孤身一人,多年生活在贫困线上。

2017年,王国民被乡村确认为建档立卡的特困供养贫困户,帮扶队员三天两头走进他家里,找他拉家常,激励他树立信心、鼓干劲,还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当帮扶队员了解到王国民有饲养过三五十只鸡的经历后,鼓励他重操旧业,扩大规模,发展养鸡产业增收脱贫。

缺少养鸡技术怎么办?乡里统一聘请农业专家、教授,逐村对王国民等一批贫困户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他场场不缺都去听,听不懂、弄不明白的就去问,逐步学会了一些养殖技术。缺少启动资金,王国民主动找亲戚去借。今年七月,他投资5500元,买回来1000只“郑州红”鸡苗。三伏天,小鸡怕热怕晒,他找人给小鸡做遮阳散热饲养棚,并做好通风添阴凉,让小鸡享受着空调般的温度生长。

养鸡的关键技术在防疫,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防疫员,三五天就要到王国民的养鸡场去一趟,查看鸡苗长势,有无疫情病情,教会他防疫防病、消毒、喂药。他起早贪黑,住着拐杖,一拐一曲身,一拐一点头,一拐一拐的挪到鸡舍前,精心给小鸡添水、喂饲料,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体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眼下,王国民饲养的1000只鸡,仅仅折耗了十来只,都长到了五六斤重。他算了一笔账,等到年底出鸡,长到十来斤出售,正赶上双节好行情,除去买鸡苗,买饲料的成本,能挣两万多块钱。

问其今后的打算和想法,王国民眉开眼笑:“现在有党的扶贫好政策,养鸡发补贴,政府还给我盖了两间新房子,烧三辈子好香也找不到。咱不能躺着不干光靠政府,脱贫养老要靠自己干出来,我还要积攒几个钱,靠养鸡挣钱的这个门道我要一直干下去!”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8/1030/5009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