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法治综合新闻 “神秘”举报电话 助力执行攻坚

“神秘”举报电话 助力执行攻坚

□通讯员 吴威 朱童谣

“喂,你好,是驿城区法院执行局吗?我刚才看见陈某了,他现在就在火车站。你们赶快去吧……”这个神秘电话来自一名线索提供者。接到举报电话后,驿城区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立即研究,然后火速前去,此时已是深夜12时。

这是一起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原告胡某承建被告某置业有限公司位于市区的住宅建设工程,并向其账户汇款1000万元作为保证金。后胡某多次向被告催要,某置业公司以各种理由拖延返还,法院经审理判令被告限期返还保证金。

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多次到该置业公司送达相关法律文书,接待人员均已负责人不在为由搪塞。执行人员根据实际案情制定执行方案,一方面通过执行网络大数据平台查控该公司名下财产信息,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向其法定代表人陈某发出限制消费令。另一方面,为打破长期无法找到法定代表人的窘境,进一步推进案件执行,采用悬赏执行的方式,由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向社会发布了5万元寻找陈某的高额悬赏公告。

接下来就是刚开始的那一幕,正在办公室里加班的执行人员接到举报人的电话,认真地将陈某目前所在的地点记录下来,分成两组展开执行工作:一组与车站铁路公安联系,请求配合;一组立即驱车赶往火车站寻找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某。

待执行人员赶到火车站与铁路公安人员、车站工作人员短暂沟通后,根据大头像信息在候车大厅一一寻找。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耳边不断有列车到站提示检票上车的声音,执行人员抓紧时间找人,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功夫不负有心人,执法人员终于在二楼后排找到了还在睡觉的陈某。

原来心存侥幸的陈某知道自己被限制高消费,不能买高铁票,想着坐普通火车会安全些,于是购买了到乌鲁木齐的车票。本以为可以顺利到外地避避风头,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戴上手铐的陈某懊恼地喃喃自语:“唉,在这儿都能被你们找到,早知如此,我履行不就啥事没有了吗?”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103/5104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