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BMD)是国际上诊断骨质疏松症依赖的检查手段。在体检、门诊筛查上均可以用跟骨定量超声仪器。而确诊的标准则是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所得的结果。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高风险人群
主要危害: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就是骨折。
高风险人群引起疼痛、骨折。
高风险人群弯腰、驼背等。
高风险人群久坐缺乏运动、抽烟、酗酒、偏食、营养不均、缺少日晒、体重过轻、疾病、药物因素、遗传因素影响。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谨记骨质疏松治疗目标:维持现有骨强度,预防骨量进一步丢失,降低骨折风险:
1.富含钙的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钙剂,每天喝至少300毫升牛奶,每天至少食500克蔬菜,限制高盐饮食,保持饮食均衡。
2.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适当运动促进身体代谢。
3、5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是骨质疏松高发人群,应当定期检查,及早发现。
已发生骨质疏松者
1.药物防治:口服双磷酸盐类药物。此类药物是目前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的一线药物,可以将骨折风险降低90%,其中临床一线药物便是阿伦磷酸钠,这也是唯一拥有10年循证医学证据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2.坚持规律复查、长期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发生,应理性对待,坚持长期诊治。
3.建议到规范的大医院就诊,与医生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遵循医嘱,坚持规范用药,骨质疏松症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责任编辑:fl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108/5111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