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正阳县 正阳粮油“触网”销售红红火火
正阳粮油“触网”销售红红火火
留住碗里的乡愁
正阳粮油“触网”销售红红火火
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文/图
王建华在整理货物。
本报讯 “再来一箱,今天就得发出去,浙江的客户一早就打电话催货。”1月20日,记者走进正阳县品味农业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着把包装好的花生米码垛,经理王建华一边检验货物一边说。
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宣传
“昨天运走了4吨。春节临近,正阳精包装的花生米都被客户盯上了。”王建华说,广州、上海、浙江的客户天天都在打电话催,今天至少要运走一吨。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流转土地2000多亩,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宣传,正阳花生、富硒大米等系列产品的销路不断拓宽。
石磨面粉、大豆、荞麦、绿豆、红豆等产品成为抢手货,还有精深加工后的正阳花生系列产品和豆面粉、荞麦粉、红薯粉、粉条等。这些产品不仅在正阳周边销售火爆,网上销售也是一片红火,远销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
王建华介绍,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结构以及技术上的优势,正阳花生颗粒饱满、质量优、口感好,很受人们青睐。
合作社社员王河说,他与专业社签订种植合同后,不但统一供种,而且在种植上得到很多专业指导和培训,花生收益明显增加。像王河一样跟着专业社走、得到专业社帮助的农民还有150多户。专业社带动了众多农户增加收入。
打造正阳小杂粮品牌
“是小杂粮养育了我,所以我对小杂粮有着特别深的感情。”王建华说,昔日糊口的小杂粮,如今是很多城里人想吃的“高档食品”,小杂粮也成了城市人碗里的乡愁。
本来在郑州发展得很好的王建华看到城里人如此青睐小杂粮,就辞掉了工作,回到家乡发展绿色农业,打造正阳小杂粮品牌。
说干就干,2015年,他注册公司,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技术培训和进出口贸易。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和“自营店+互联网”的销售模式,从初级农产品生产到加工销售,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可控可追溯,并实现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从田间直接和城市人的厨房对接。
“触网”销售红红火火
“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说起现在的收入,正在工作的贫困村民李素丽说,她丈夫去世,三个孩子还在上学,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在正阳县城流动打工,收入不稳定,也不能照顾孩子。现在,她用家里的土地与专业社签订了小杂粮订单供应合同,一年下来收入颇丰。李素丽也成了品味农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有了稳定的收入,孩子们也转到了城里上学,这让李素丽很满意。
“以前花生需要自己出门推销,价格卖得低,今年仅两天就销售完了,而且价格看涨。”一农民感慨地说,自己种的花生能卖到全国各地,这在以前做梦都没想到。
“我们把虚拟的电子商务和实体店相结合,依托实体经营来推广,既要有线上丰富的销售渠道,还要有线下的实体支撑。”王建华说,实体店销售火爆,“触网”销售一样红红火火。
责任编辑:fl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122/5132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