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综合新闻 一些中小学生玩手机上瘾
一些中小学生玩手机上瘾
通宵看小说 打游戏
一些中小学生玩手机上瘾
老师建议父母帮助孩子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在近期热播电影《来电狂响》的片头,所有人低头看手机的画面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脱离电影剧情,这一幕难免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令人焦虑和反思的现状,比如孩子玩手机上瘾。
不可否认,手机上瘾已经成为困扰不少孩子和家长的问题。如何让孩子除去手机的瘾,成为家长和老师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事。
“想毁掉一个孩子
请给他一部手机”
“如果你想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这句耸人听闻的话,如今却让很多家长不得不承认,“孩子沉迷手机”是让他们最头疼的事。
近日,一名中学生网络报料称,班主任在两学期里砸了学生的22部手机,并且配上一段老师课堂上砸手机的视频。据了解,该班部分学生上课、就寝时玩手机情况严重,有的甚至通宵看小说、打游戏。原本是一段“指责”老师砸手机的视频,不料却得到众家长的支持:“砸得好,这样就断了孩子玩手机的念想。”
确实,伴随智能手机的推广与普及,手机持有及使用者低龄化明显。据《2017年中国青少年移动网络安全蓝皮书》显示,有83.5%的家长为青少年配备了智能手机。调查结果显示,除10.3%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存在手机依赖问题,89.7%的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存在一定的手机依赖现象,包括遇到问题时依赖手机、有空闲时间就想玩手机、不能很好地控制玩手机的时间、一旦开始玩就不能放下、不得不离开手机时心情会变坏等现象。
其实,不止是中国,全世界的家庭和学校都有学生沉迷手机的困扰。
玩手机要适度 父母做好榜样
马路上、地铁里、候机室等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让人感到最可怕的是低头族越来越低龄化。手机在方便我们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中小学生。
在电子产品广泛普及、使用的大环境下,“砸手机”“踹房门”等简单、粗暴的行为或许在一段时间内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强制让对游戏和娱乐天性好奇的孩子远离手机,这种方法并不合适。那么,当家长面临喜欢手机游戏的孩子时,应该怎么做?
小学教师魏真真表示,孩子玩电子产品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当孩子升入三年级之后,玩手机的现象更是普遍。“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学生以一种快速、高效的方式查阅资料,但部分孩子在利用它们的时候却把控不住自己,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娱乐上。”魏真真说,孩子玩手机可以,但重要的是要懂得适度,能拿捏好分寸,切勿上瘾。
对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魏真真建议家长和老师共同监管。“老师可以利用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职业权威性,帮助家长制定相关‘约定’,如周一至周四不允许孩子玩手机游戏,周五可以玩15分钟以内的游戏。‘约定’制定之后,家长要负责监督、执行。”当然,除了监督不让孩子沉迷游戏之外,家长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帮助孩子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另一位小学教师白绍峰同样建议,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多陪伴、关注孩子的成长,并将忙碌之外的业余时间做好规划,为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贵在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便会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摘自《汴梁晚报》)
责任编辑:lyx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225/5176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