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 >确山县 > 山村追梦人

山村追梦人

乡村振兴春风劲吹,扶贫产业绽放希望之花,昔日落后的山村正在悄然打响一场“战役”,田野上处处活跃着——

山村追梦人

记者 许 伟

风细柳斜,春和景明。

吹面不寒杨柳风,行走在乡村田野间,土地处处透着生机,小草新绿,麦苗返青,阳光照在明河上,水面波光粼粼。

明河北岸的确山县李新店镇黄楼村,一张标牌立在村头的道路上——群英会休闲娱乐农场,在阳光照耀下分外醒目。

农场内,返乡青年李记南和他的伙伴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挖坑、施肥、培土,新到的树苗被整齐地栽种在规划好的道路两侧。十几顶极具草原特色的蒙古包式的餐厅包房,分成两排坐落在田野旁;蒙古包周围的土地上,年前种下的草籽已经露苗,正贪婪地吮吸着水分;利用树行间隙开掘的虾塘里,水清澈见底,一只只小龙虾在水草间嬉戏。

这个沉寂的小村庄,正在悄然打响一场“战役”。

去年春节前,在外闯荡十几年的李记南回来了。在此之前的十几年间,李记南在北京做过保险推销、在哈尔滨办过酒厂……“钱倒是赚了一些,但最重要的收获是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想法跟原来不一样了。”李记南坦言,在外闯荡的生活让他学会吃苦耐劳的同时,更让他明白国家宏观政策能为他这样的创业青年带来怎样的利好。

“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李新店镇党委副书记祁阳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这为我们农业农村的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要吸引更多的成功青年返乡创业,让致富车开上快车道,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全面小康。”

李记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处在浅山丘陵区的村子里,在他眼中,这片熟悉的土地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着活力和希望。党的十九大后,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土地流转政策在乡村落地实施,为这个封闭的乡村带来习习春风。党的扶贫列车更是开进了封闭的乡村,扶贫产业在镇村干部群众的协力推进下,发展势头迅猛,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附近区域的村庄我都仔细调研过,养鸽子、做箱包、做鞋子的扶贫产业都有人做,主打休闲采摘特色体验的农场却没人做……”李记南告诉记者,“乡村道路的日益完善,城市乡村的深度对接,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把眼光聚焦乡村,近郊乡村游成为人们周末休闲放松的好选择。”

“从明港机场到这,开车不到二十分钟就能到达,建设中的息邢高速引线就在附近。”谈及农场的运营发展,李记南说,“得益于区位优势,加上农场的特色经营,吸引客源、留住客人不是问题。农场现有土地68亩,还要继续扩大规模,这几天正在同镇村干部协商土地流转事宜。小龙虾、泥鳅、黄鳝等特色水产养殖区已经布置好,火龙果、葡萄等特色采摘体验园也在规划建设中。未来,碰碰车、CS真人射击、垂钓等休闲娱乐项目一个也不能少。” 

记者发现,尽管农场在初运行阶段,但当天来就餐的顾客已经爆满。“在蒙古包就餐,抬头就能看见起降的飞机,有时飞机就从头顶掠过,掀起的气流都能感觉得到。”一位游客说,“带着孩子在这儿就餐游玩,能体验到在市区找不到的感觉。”

“人均餐饮消费也就30元左右,食材也往往是就地取材,山野菜最受欢迎。”望着顾客满堂的情景,李记南脸上乐开了花,“不久之后,我们自己养殖的小龙虾、泥鳅、黄鳝等在游客捕捞后,会现场加工成美食直接端上餐桌,新鲜、自助、美味体验将成为群英会农场的餐饮特色。”

习习春风暖中原,这片孕育着希望的田野正在馈赠着祖祖辈辈辛勤劳作的人们。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326/5216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