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论文 提升“四力”增强务实宣传能力

提升“四力”增强务实宣传能力

□程建明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宣传报道中,应提倡求真务实,坚持实事求是;在采编过程中,应力求文风朴实,实话实说。如何坚持务实宣传,笔者认为,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提升“四力”上下功夫。提升脚力,深入基层一线,摸清实情,了解真相;提升眼力,明辨是非,练就辨别是非真伪的“火眼金睛”;提升脑力,善于思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时代命题;提升笔力,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勤学苦练,忠实记录历史发展的宏伟变化。

提升脚力,摸清实情,了解真相,掌握第一手资料

提升脚力,要走得远。“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新闻不是坐在车上、飞机上编出来的,也不是宅在家里、守在办公室想出来的。要采写鲜活的新闻,发掘一般人不易发现的新闻,就要走出去,进企业、下车间、走社区、访村民,深入基层,深入百姓之中。清华大学研究生魏华伟大学毕业后,主动到艾滋病重灾村——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当大学生“村官”,后任文楼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文楼村通过发展蔬菜种植、养殖业和发展小微企业等方式脱贫致富。魏华伟的感人事迹被记者发现后,记者经过深入采访,掌握大量材料,报道了魏华伟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推出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当代青年典范。

提升脚力,要走得近。如果说走得远是距离上的远,走得近则是与采访对象的近。与百姓走得近,才能没有距离感,百姓才会与记者说实话,说掏心窝的话。记者不能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记者也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记者的职业决定了记者要敢于为百姓鼓与呼,记者的称号要求记者要做时代忠实的记录者。走得近,深入基层一线,才能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提升脚力,要走得勤。“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只有提升脚力,走得勤,才能采写出“沾泥土”“带露珠”的好新闻。对于很多事情的了解,不是去一次两次就能弄清楚的;对于人物的把握,不是见一面两面就能掌握的。对于要探究的事物和要了解的采访对象,要不厌其烦勤走动,近距离接触、多方位了解采访对象的方方面面。有的记者坚持5年,9次登上开山岛,记录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如一日守岛、护岛的先进事迹。有的记者14次登上雪域高原,9次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4次沿青藏铁路全线采访,将中国铁路工人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广为传颂。

走得远、走得近、走得勤,是为了摸清实情,了解真相。只有走得远,才能挖掘别人不易发现的新闻;只有走得近,才有人愿意与你说真话、诉实情;只有走得勤,才能不被表面现象迷惑,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走得远、走得近、走得勤,都是务实宣传的需要。

提升眼力,要看得清、看得准、看得透,能够掌握基本事实无偏差

看得清,才能记录得清。新闻采访不能模模糊糊、马马虎虎,不能似是而非,新闻中不能过多地使用模糊语言,给人语焉不详的感觉。清,是清楚、是清晰、是清醒。如描述一个人物,不能张冠李戴,李代桃僵;描述场景,不能不分季节,弄错时间,混淆事实;描述事件,不能添油加醋,无中生有。

看得准,才能避免失实。看得准,要做到基本事实准确,基本数字精准。具体到新闻本身,人物、时间、事件过程及相关数字、人名、地名等都要看准,翔实记录。新闻采访要做到有的放矢,聚焦对标,不能“散光”、走偏。

看得透,才能把握本质。世事万千,纷繁变化,记者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世界局势如叙利亚问题,外来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侵蚀,房价问题,如此等等,记者要既能深入调查采访,又要能跳出圈外去观察,看透表面现象,把握本质,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价值。

看得清、看得准、看得透,都是围绕一个“实”字做文章。看得清才能看得准,看得准才能看得透,这是层层递进的一个整体。

提升脑力,善于思考,实事求是,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新闻

提升脑力,最重要的是提升思考问题的深度。思想深度,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著作之所以为人称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很深的思想底蕴,通篇闪耀着思想光芒。要求思想有深度并不是排斥浅白,有些浅显易懂的文章如淙淙细流,也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思考问题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思考。

提升脑力,最主要的是提升思考问题的广度。记者、编辑不仅要成为新闻业务方面的专家,也要成为知识面广泛的“杂家”。在具备思维专注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多向思维、逆向思维能力,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草草下定论、出结果。有些盲目推出的正面典型后来成为反面教材,除却政治原因之外,与最初采访时看得不清、不准、不透,思考不深、不全面有关。

提升脑力,最关键的是提升思考问题的高度。思想有高度,虽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但也唯其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整体布局。新闻工作者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站位,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境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要求其有更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政治站位。2019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华盛顿邮报》摄影师LorenzoTugnoli拍摄的也门战事中的大饥荒,从人性的高度以平民视角呈现了“也门大饥荒中的温情、平静与破坏之间的相互交织”。

提升笔力,知微见著,求真务实,以心御笔,谱写时代华章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提升笔力,需要博览群书,博观而约取;需要开阔视野,行万里路;需要经常练笔,做到熟能生巧;需要勤于思考,做到思想博大精深。

作为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的提升,最终都将通过笔力呈现,以一篇篇具有说服力的文章、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一个个真实的镜头传递给读者、观众。写好文章,既要能够知微见著、以小见大、举轻若重,也要能够提纲挈领、居高临下、举重若轻。毛泽东亲笔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和邓小平提出的“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虽一个气势宏伟,一个从小处着眼,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普通的记者、编辑,要做到求真务实,善于知微见著,从滴水中看到太阳的光芒,以真情讴歌,以心御笔,谱写时代进步的新篇章。

提升“四力”,讴歌时代,离不开务实宣传;务实宣传,需要提升“四力”。“四力”,既是构成本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不断增强脚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才能更好增强眼力、脑力,把情况问题摸清楚,把好招实招提出来。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儿不易。不断增强笔力,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新闻工作者只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服务,写出更多无愧时代的精品佳作。⑥2 

(作者单位:驻马店日报社)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508/5278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