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三农资讯 从镰刀到收割机的变迁

从镰刀到收割机的变迁

口朱晓吾

又是一年麦收季,我感受最深的是从镰刀割麦到联合收割机的变迁。

记得小时候,镰刀是农家收割小麦的主要工具。一到麦黄时,父亲就到集市上挑选一些扫帚、铁锨、镰刀、草帽、手套等麦收必用物品,尤其是镰刀,父亲总是挑了又挑。父亲说:“麦收主要靠镰刀,镰刀买好了,割起麦来不但省力气,效率还高。”

割麦是个苦差事。我第一次割麦是责任田刚刚到户。为了趁凉快多割麦,凌晨天不亮,父亲就高喊:“上地了,都赶紧割麦去。”我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拿上镰刀,随着父母和二姐奔向已经沸腾的田野。割麦时,全家四口人在地头边“一”字形摆开阵势,父亲割起头,母亲和二姐在中间,我是后割者收尾。全家人弯着腰、低着头,右手握镰把、左手揽麦秧,驱赶着麦秧子向前方移动。没有谁说话,只听到镰刀与麦秆碰撞发出的声音。

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太阳火辣辣炙烤着大地,麦地里就好像是个大蒸笼,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站在麦地里就是不干活也热得受不了。不一会儿,我的衣服就湿透了,脸上的汗水直往眼睛、嘴里流。当时,我累得头晕眼花,腰痛得站不起来。母亲看我受不了,就心疼地说:“吾儿,你别割了,到地头凉快去吧!”用镰刀割麦的艰辛场景永远刻在了心里。

“谷熟一时,麦熟一晌。”每年到了麦收大忙季节,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一场“龙口夺食”的战争,全家甚至一个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全部投入火热的麦收大忙中。从收割、拉麦、摊场、翻场、碾场、扬场到晒麦、装袋、拉运、入库,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分秒必争。那时的麦收,再快也要用半个多月的时间。

随着农村改革步伐的加快,农业机械化程度也逐步提高。村里相继添置了不少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家家户户不再用镰刀收割小麦了,用拖拉机拉麦子、碾压麦子,彻底结束了人拉麦秧、牛拉石磙的历史,效率大大提高了。前几年,村里又购买了几台小型收割机。麦子就地割倒就地晒,晒干了就用车拉到麦场上直接碾压。

到后来,随着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彻底取代了以往各式各样的收割工具。麦子成熟时,家家户户只需拿着麻袋在地头等着装麦粒,再也不为繁重的麦收犯愁了。如今,农民过麦季越来越省心,短短两三天,一望无际遍地金黄的小麦便不见了,而且达到了颗粒归仓、秸秆还田。用乡亲们的话说:“这眨眼的时间,粮食已从田间送进粮仓了,简直像做梦一样。”

简直像做梦一样,这正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感觉。从镰刀割麦到联合收割机的变迁中见证了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广大农民真正尝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甜头儿。麦收方式的转变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但正是从这变化中,从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那隆隆的轰鸣中,广大农民聆听到了伟大祖国昂首前行的铿锵足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606/5323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