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文学 端午艾草香
端午艾草香
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幽幽的香气,那是艾草的香气。
虽然这艾草原本只是极普通的蒿草,人们对它却有一种特殊的情愫。
这源于一个幽怨凄美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源于那个遥远的国度:在那个农历五月初五的清晨,随着那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子怀抱巨石纵身一跃汨罗江的一瞬,从艾草牵手碧竹、翠柏、菖蒲一起抚慰英灵的那一刻起,艾草的香气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艾草的与众不同,是它骨子里就有的。你看,它的节像竹:骨感,飘逸,隽秀;它的姿似柏:傲然,伟岸,挺拔;它的气味若菊:浓郁,抚心,幽长,带有幽怨凄迷,又有侠骨柔肠。有时,它还不同于菊,好像它的香是有灵性的:透着齐光日月的永恒,溢着拯救苍生的豪迈;活着,馥香四射,死了,也不会香消玉殒。你把它缝入香囊,悬于端午,驱邪也好,祈福也罢,永得恩典。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说:“艾叶气芳香,能通九窍,灸疾病。”到了端午,骄阳焚烤,“五毒”俱出,阳气也渐渐下沉,恰在此时,艾草却走到了一生中最美的芳华。人们选择在端午节这天早早起床,踏着晶莹的露珠,怀着一种虔诚,把割下来的艾草插在自家的门楣上;或拿去煮水、浴脚、擦面、拭身;或把艾草放在毒虫常出没的角落里,保佑一家人四体康健、平安经年。
其实,艾草早已在人们的心里活成了一种精神,赋予了一种传承。忽然就想起了我们这里祖上流传下的规矩,人去世了,晚辈要在前辈的坟前栽上艾草:太爷不在了,爷爷栽;爷爷不在了,父亲栽;父亲不在了,我栽……或许这就叫前赴后继、薪火相传。
转眼,又是一年端午至。
艾草香,魂就在,念就远……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606/5324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