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新蔡县 李海臣:种粮圆了小康梦
李海臣:种粮圆了小康梦
风吹麦浪,满眼金黄,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麦香。6月3日,新蔡县龙口镇时寨村斋公庄农民李海臣驾驶着收割机,驰骋在金色的麦田里。看到记者前来采访,他乐得合不拢嘴:“今年又是好收成,俺家小麦每亩能产600公斤。”
今年53岁的李海臣是新蔡县响当当的种粮大户,是乡亲们眼中的致富能人。这几年,他每年种粮260多亩。短短几年时间,依靠规模种田,他家盖起了新楼房,购买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李海臣:种粮圆了小康梦
记者梁灵芝
种粮赶上了好时代
李海臣有7亩多地,他2014年流转3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芝麻,当年就尝到了丰收的甜头儿。尝到甜头儿的李海臣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后来,他流转土地的面积不断增加,到2017年增加到260多亩,规模种植既降低了土地投资成本,又提高了粮食产量、价格和产品竞争力。
据龙口镇政府干部管道瑞介绍,李海臣能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得益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三农”带来了好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种粮的信心。
新蔡县用足用好惠农政策,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沟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粮田,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李海臣家流转的260多亩土地是龙口镇集中连片高标准粮田创建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田、路、井、渠、电、林等基础设施全部达标,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既提高了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又节约了种粮成本。
“俺家依靠种地圆了小康梦,咱农民种粮赶上了好时代。”抓起一把粒粒饱满的新麦,李海臣的妻子李贺新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业税没了,种粮还有补贴,我们农民也有了自己的丰收节,种地越来越有底气了。”农机样样“玩得转”
“今年的麦秸秆又干又脆,收割机割起麦子来又好又快,俺家这260多亩麦子,两天多时间就收割完了。”说起农机生产的好处,皮肤略显黝黑的李海臣很是感慨,“在以前,俺家7亩多麦子从镰刀割到打场晒粮,少说也得三四天。而这260多亩地,如果靠体力,真不知道干到什么时候。”
李海臣十几岁就学会了开手扶拖拉机,驾驶农机如鱼得水,修理故障得心应手,农机样样都能“玩得转”。
时寨村党支部书记李晨说:“李海臣可是俺村里的农机大户。国家出台农机补贴政策后,几年时间他相继投入资金50多万元,购买了大型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打药机等农机,260多亩土地从播种、管理到收获都实现了机械化。”
机耕、机收、机种、机管,不仅大大降低了李海臣的种地成本、降低了耕作强度,而且为他大规模种粮提供了便利。种粮还得讲科学
在李海臣的地里,一辆辆拉粮食的三轮车里新麦堆成了小山。劳作间隙,李海臣与记者聊起了他的“科学种粮经”。
“在俺村,我也算是种地老把式。可现在种粮要增产增收,还得靠科学,科学种田才能粮满仓。”李海臣感触地说。从小麦备播、耕地、施肥到播种、管理、收割,每个环节他都不含糊。
李海臣热衷选良种、用良法。几年来,他善于琢磨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等相关知识,他选用的小麦品种,均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且优质高产的品种,良种覆盖率达100%。他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适合加工生产优质面包、面条、饺子,是市场上的抢手品种,年年都被省内外粮食加工企业订购一空。
整地,他做到深耕、深松整地,这样做保墒耐旱,小麦扎根扎得深,根系发达,吸收营养多,增产潜力大。施肥,过去随便什么肥料都往地里撒。现在,他采取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有机肥、无机肥合理搭配,极大地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种田、规模化种植让李海臣尝到了甜头儿,种粮的收益也在不断增加。李海臣表示:“国家惠农政策这么好,对种粮大户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咱农民种地越来越有奔头了。今年,我打算再流转200亩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责任编辑:刘银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607/5325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