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新农村 一个残疾人的乡村振兴梦

一个残疾人的乡村振兴梦

□全媒体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张红卫 文/图

一片占地30多亩的果园,林下种着西瓜;果树旁有4座大棚,里面养着鸡鸭;大棚的三面被两个鱼塘和一条连着两个鱼塘的水沟包围。这是汝南县板店乡冯屯村的一个生态农场雏形,也是一个残疾人的乡村振兴梦的启航港口。

6月9日,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农场主霍国启,谈起生态农场,他滔滔不绝。

弃商从农载梦启航

“年纪大了,感觉还是农村好。”霍国启笑着说,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幼生长在板店乡冯屯村霍庄。年轻时,因不甘贫穷,他举家外出打拼,干过建筑工,收过破烂,承包过养猪场,做过饲料代销商。在一次运送饲料过程中,因发生车祸,霍国启落下残疾。不服输的他拖着残疾的身体,顽强打拼,直到捞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俺觉得农村天地大有作为。”霍国启笑着说,2017年,他转让了手头的生意回到家乡,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流转了土地40多亩,并根据土地原状,对两个废弃坑塘和护庄沟进行改造,建成了鱼塘,沿护庄沟搭建了大棚,靠近大棚的30多亩地栽上了雪梨和蟠桃,并在果林间种上西瓜。

首战告捷追梦前行

“别看目前俺的农场小,但种植的西瓜和养殖的鸡鸭很畅销,刚上市就被‘洗劫’一空。”霍国启自豪地说,施了鸡鸭粪后,结的西瓜又大又甜,比其他西瓜每斤多卖5角钱还供不应求。去年西瓜和鸡鸭的收入,已帮他赚回了前期所有投资。

他告诉记者,今年他的第一批鸭子再有一个月就能上市,买主已经来看过两次,到时候直接来拉,有多少要多少。

“养的鸡更不愁卖,一个月后,西瓜收了,我就把它们放到林子里散养,养3个月,正赶上中秋节,个个都能卖上好价钱。”霍国启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只鸡8斤、每斤10元算,2000只鸡就可卖16万元,再加上30多亩西瓜、3000只鸭子的收入,他今年的收入可达35万元。

扩大规模圆梦乡里

霍国启说,他的农场采取的是种养结合生态模式,鸡鸭粪便收集处理后是果树、西瓜最好的“营养餐”,用它们代替化肥给果树、西瓜施肥,原生态又环保,还降低了投资成本。

“明年梨树、桃树就要挂果,到时候我再开一家“农家乐”,鸡鸭鱼保证原生态,蔬菜无公害,还可以到梨园、桃园采摘鲜果。”谈起明年的收入,霍国启信心满满,30多亩果树施用的全是生态粪肥,现在有很多人到农场来询问果树生长情况,他这30亩的梨和桃根本不愁卖。

“我已经和周边群众协商好了,明年把沿路两边的100多亩地全部流转过来种植花卉、果树、蔬菜,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把这里打造成集垂钓、餐饮、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把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全部安置在园区务工,为家乡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霍国启描绘的蓝图也让家乡群众充满了期待。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611/5328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