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社会 城乡之间的小学校

城乡之间的小学校

记者 张承训 岳长新

乡村的教育是什么状态?日前,记者走进汝南县三门闸街道办事处大新庄村大新小学进行采访。

当日上午,适逢上课时间,记者走进教学楼便发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一个吊瓶挂在窗户上方,一位女教师正打着点滴给学生上课。

在学校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大新小学校长刘生路。他向记者介绍,在各行政村只有小学或小学教学点,大新小学便是邻村赵庄村小学的一个教学点,且只有小学一至四年级,小学高年级都集中在街道办事处。目前,学校共有7名教师、128名学生。

学校教师的待遇怎么样?刘生路笑着对记者说,大新小学实际是一所乡村学校,离县城5公里,属于街道办事处,所以教师没有乡村补助。全校教师工资最高的4000多元,扣除“五险一金”,到手的钱只有3000多元,工资低的每月才拿到2700元。

学校教师的工作状态怎么样?刘生路对记者说,大新小学教师工资虽然不高,但他们都兢兢业业、坚守岗位。有的教师家住在县城里,现在都是开车或骑电动车来上课,以前都是骑自行车,就是雨雪天气,也风雨无阻。就拿刚才打着点滴上课的雷华静老师来说,她1996年到大新小学任教,已在这里坚守20多年了。她担任着一年级的语文课,还兼任着全校的音乐课。学校的每个教师都担任了两门以上课程,一名教师每周至少要上17节课,满负荷工作,就是病了请个假也困难。

关于学校的发展,记者问刘生路有什么心愿。刘生路说:“作为一个贫困村的学校,大新小学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尤其是驻村帮扶单位驻马店日报社等部门不仅为孩子们捐赠了书包、学习用品、体育器械,还为学校硬化了路面。教育是百年大计,贫困地区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大新小学的学生60%以上是留守儿童,教育任务繁重,希望能进一步配全、配强师资力量,让学校教育质量有更大提升,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629/5354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