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上蔡县 党建引领拐子杨村走上阳关道

党建引领拐子杨村走上阳关道

航拍拐子杨村。

□全媒体记者景中原通讯员宋永亮文/图  

“不到十天时间,俺拐子杨村可以说是三喜临门。先是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初评候选人考察组莅临拐子杨村,接着是被市委命名为‘先进党组织’,前天又把‘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牌子抱回来了。”7月8日一大早,推开村委会议室的大门,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昌胜指着一块块金光闪闪的奖牌自豪地说。

同样,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全收,以及村“两委”干部、全村党员,也都感受到了无限的荣光。

“拿更多的全国先进。”张全收的这句话更是把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得满满当当。

党建引领牵一发动全身

2008年,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司令”张全收响应号召,回到拐子杨村任党支部书记并当选村委会主任。从那时起,他就把抓党建、建班子、带队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10多年的巩固提升,拐子杨村已经成为上蔡县的“六面红旗村”。

定期举行“三会一课”,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村“两委”的决策更接地气、更好实施;坚持以“双推双评三全程”标准发展党员,让村支部凝聚力、带动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庄挨庄,户靠户,党员跟着党支部”。伴随着拐子杨村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不断发挥,拐子杨村的风气越来越正、工作越来越实、成果越来越多。

发展产业以一优带百通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拐子杨村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牛鼻子”来抓,不失时机地推进多类扶贫产业大发展。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150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入股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公司,每年村集体可定额分红15万元。张全收自筹资金100万元成立盛顺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8座扶贫蔬菜温棚,无偿交给村委作为集体经济项目,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引进箱包扶贫项目,让留守妇女、贫困户有了就业的机会。

据了解,拐子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66人,2017年底脱贫19户54人。

改善面貌彰一美祛百丑

在改善村容村貌方面,近两年拐子杨村新修道路3公里,村内主干道已全部清障绿化,13个坑塘得以清淤,170盏路灯让村里的夜晚亮起来。

在改善村民精神风貌方面,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蔡县孝善扶贫工作现场会暨朱里镇拐子杨村孝善基金发放仪式如期举行。上蔡县委办公室主办的“道德讲堂进基层”活动进村开讲。

人人争先恐后,家家崇德向善。伴随着拐子杨村正气的树立、形象的改善,全村以党建为引领的各项工作也走上了事半功倍的“快车道”。

“当年想破头也想不到俺拐子杨村会变得这么好,作为一名80多岁的老人,我感觉该有的都有了,很幸福。作为一名几十年党龄的村优秀党员,我骄傲,也自豪!”拐子杨村老党员杨付全只要有时间都会到村支部转转看看,说起拐子村的党建工作,他竖起大拇指叫好。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711/5371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