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文学 读石

读石

◇刘樟

我的办公室里放着三块石头,一块赤铜颜色,一面如蛙,一面似狮,皆昂首挺胸,极具气势;一块老银色彩,一面像苍鹰,一面若企鹅,也都气度不凡,且都不染一点俗气。这两块石头都出自山上,棱角分明中一副历尽沧桑的形貌。另一块则圆润饱满、光洁细腻,是我从河里捡来的,属典型的水料石,黄金颜色,圆润中又不失尊贵。

三块石头我都十分喜爱。但对于它们,我内心的感情还是有着细微差别的:前两块石头,我虽然也时常细细品味它们的韵致,但多数时间还是不敢“爱不释手”,大有慑于它们那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威仪”。第三块情形则大不相同,观赏之外,我经常拿在手中把玩。

它们均有各自的美:遒劲、粗放、疏狂是一种美;柔和、流畅、光润也是一种美,而后者更易使人接近。由物及人,我想:方正是可贵的,它常常暗含了骨气和不屈不挠。但只有方正而缺少圆通,往往又会使人产生敬而远之的认识。古人总结出的外圆内方、侠骨柔情的处世哲学,早已融进了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并为绝大多数国民所认可和接受。当然,这里所说的“圆”是指圆通而绝非圆滑。那种随波逐流、不讲原则、迎合世俗、遇事躲得远远的、不敢承担任何责任的圆滑做派,是可耻的,也是为人所不齿的恶劣行径。而那种外圆内方、外柔内刚、不失原则、灵活处事的个性,往往更容易把事做成,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具有这种个性的人,自古以来,在人群中也是最受欢迎的人。我们需要方正,需要刚正不阿,同时也需要讲究策略去对人对事。

这两块石头在千万年的岁月中,少不了经受凄风苦雨、酷暑严寒。不然的话,它们身上的软弱、松散、浮华就不会被抛弃殆尽,只留下这一身铮铮铁骨般的质地。但是,较之这块圆润的水料石,它们却少了那种惊涛骇浪的洗礼、强流携裹下在乱石间的冲撞与对抗、潺潺清流的细细研磨与滋润。所以,二者比较起来,后者外柔内刚、不事张扬、含蓄内敛的个性,就越发显得见过大世面、经受过大磨难,因此也就更加可敬可爱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722/5386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