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关于油条的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关于油条的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油条以小麦粉和水为主要原料,以膨松剂为主要辅料,经面团调制、成型、油炸而成,外皮酥脆且内里松软多孔,色泽金黄、咸香适口,是我国传统的早餐食品和大众化小吃,但食用也有讲究。
一、食用油条要适量
油条属于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油炸食品。相关科研文献报道,市售油条的含油率在10%~3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荐我国成年居民每日摄入油脂的量为25克~30克,一根市售普通油条的重量为85克,粗略估算,食用一根油条摄入9克~31克的油脂。建议消费者对油条的食用要适量,保持膳食平衡。
二、“非矾”油条更健康
传统的油条加工通常会使用明矾,导致铝的残留。科研结果表明,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2010年的一项健康指导中指出,铝的最高摄入量为每人每周每千克体重不超过2毫克。因此,日常消费中建议选择使用“无矾”“无铝”膨松剂的油条。
三、油炸时间不宜过长
在高温油炸时,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食物可能生成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物质——丙烯酰胺。油炸时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均可增加丙烯酰胺的含量。因此,在日常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油温,不可过高,油炸时间不应太长,待油条金黄色时即可出锅,避免颜色过深或焦糊现象。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724/5390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