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确山县 千年朗陵焕发新姿 大美确山物华天宝

千年朗陵焕发新姿 大美确山物华天宝

    河南省农业品牌现场会在确山召开,图为县委书记路耕(左三)陪同省农业厅领导观摩。

    瓦岗西瓜甜如蜜。

    无公害香菇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瓦岗红薯俏销全国。

    确山黑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石滚河板栗品质优。

    留庄稻田画惟妙惟肖、美不胜收。

    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

    板栗文化节入选中国农民丰收节。

    确山提琴让世界倾听“中国好声音”。

□曹亚红 刘波/策划 许静/文李璞/图

这里是确山,三山三丘三分田,半分水路半庄园;这里是确山,盘龙卧虎高山顶,朗陵大地沐春风;这里是确山,山清水秀红土地,宜居家园如画中。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更是一方秀美的家园。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汉朝置县,古称朗陵,建县已有1000多年;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小延安”竹沟曾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一大批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自古就有“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之称。全县辖10个镇、3个街道,总面积1630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据县志记载,古朗陵城四周建有四寺,东有朗陵寺、南有铁佛寺、西有朝阳寺、北有凤凰寺。朗陵城西有观星台,是汉代朗陵侯观测星辰的地方;南面有霸王台,据说是当年项羽出兵的地方。古朗陵城钟灵毓秀、风光旖旎,曾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争相一睹其风采。确山区位优越,向北临近驻马店市,向南与信阳接壤,是驻马店市“一中心五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处在驻马店南北工业走廊的南端,与市工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首尾相连。京广铁路、石武高铁、107国道、京港澳高速、新阳高速贯穿全境,交通便利。确山物产丰富,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产粮大县,国家和河南省板栗、烟叶、中药材生产基地,还是豫南少有的矿产资源富集区,蕴藏着50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在全市的产业发展定位中,确山是重要的建材基地。目前,水泥、页岩砖等产品在豫南占据主导地位。确山山清水秀,名胜众多,是河南重要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胜地,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全国100家红色旅游胜地之一——“竹沟革命纪念馆”;有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乐山,有“中原漓江”、《西游记》外景拍摄地薄山湖,有始建于隋朝的千年古刹北泉寺。

奏出兴农惠农交响曲

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一个个沉甸甸、金灿灿的“农”字号招牌,见证着确山县强基固本抓农业、强农增效稳基础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确山县小麦主导品种突出,优质专用小麦占比高,种植面积逐年上升,订单农业让确山小麦实现了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农技人员做到种子下田、“管”字上马,积极投身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群众开展小麦生长期间的管护,真正做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为全县小麦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7月17日,全省农业品牌扶贫现场会在确山县召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和各省辖市农业农村局(农委)、扶贫办负责人及农业品牌专家等130余人齐聚确山,现场观摩确山县农业品牌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硕果。在灵山秀水之间,记者在确山县留庄镇赵楼村十万亩高标准农田核心区看到,优质富硒水稻灌溉水源充足,秧苗长势良好。确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着力在留庄、普会寺、双河等连片镇配套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中原漓江”薄山湖丰富的水源优势,全程由水稻专家提供技术指导,生产的优质富硒大米享誉省内外。

打出强农富农组合拳

“留庄大米”“瓦岗三宝(西瓜、红薯、夏枯草)”“竹沟中药材”“确山板栗”“四孩香菇”“确山黑猪”等50多个品牌畅销省内外市场,3个农产品已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32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全县“三品一标”认证总面积达30万亩。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确山县委、县政府把农产品品牌培育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一批颇具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发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已成为确山县群众脱贫致富的稳定渠道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引擎。在农产品品牌培育扶持中,该县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大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和质量认证,创建自己的品牌。多种形式的品牌知识宣传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品牌意识,形成了浓厚的品牌氛围。

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多次邀请省农业农村厅专家为全县省、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品牌认证培训,有力助推了全县品牌农业的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企业116家。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培育国家级示范社4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单位1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22家,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该县强化品牌增效益,紧紧围绕特色农产品下功夫,把优的做得更优,化传统农业为高效农业,在单位面积上要效益,利用每一次机会展示自己,让更多的土特产通过中央、省、市媒体推介出去。

2018年9月23日,全国首届农民丰收节举办,确山县作为河南省的五个分会场之一,举办了隆重的板栗文化节,引起了巨大反响,产生了轰动效应。确山让品牌农业发扬光大,品牌农业让确山更具魅力。据统计,2016年以来,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共带动贫困户1298户摆脱贫困。品牌农业更是为全县农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记者在位于确山县的河南千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以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流转土地1300多亩,发展订单农业5000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3个。该公司与当地贫困户签订《绿色花生种植协议》《小麦联合育种协议》,共签约5000亩,带动近300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近年来,确山县以传统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为突破口,大力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在1650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奏出了强农惠农的交响曲,打出了强农富农的组合拳。

拓展传统农区新思路

凉爽的秋风中,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稻田里一派碧绿,确山县留庄镇富硒大米丰收在望。迎风而立的留庄镇赵楼村党支部书记、奇润种植合作社董事长潘巨高兴地说:“水稻丰收,加入合作社种植富硒大米的贫困户今年全部脱贫,一点问题都没有。”近年来,确山县留庄镇以发展现代生态功能农业产业为抓手,围绕一粒米做文章,先后建成了10万亩高标准粮田、现代生态功能性农业产业园、稻田文化艺术公园,走出了一条传统平原农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瓦岗镇以专业协会为依托,引进红薯优良品种,实现了瓦岗红薯产业提质升级、做大做强,瓦岗镇也被命名为“国家级标准化红薯种植综合示范基地”。同时,依托阿里巴巴,采用“线上活跃、线下互动”的方式,叫响瓦岗红薯品牌。

千年古树见证岁月变迁,颗颗板栗诉说时代发展。确山县的“板栗文化节”是我市重要的旅游节会活动之一,已经连续举办三届。2018年起,我国将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年9月23日,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确山县的“板栗文化节”成为河南省“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五个系列活动之一。确山板栗是确山县的著名特产,简称“确栗”,以个大、粒饱、味鲜著称。所产“紫油果”曾在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同类产品的最高奖项,2005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993年,确山县就被国家林业部定为优质板栗示范县。石滚河镇板栗种植面积5.8万亩,其何庙村的“千年古栗林”于2016年被农业部录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全县年产板栗800万公斤,年产值达4000万元。

占地130亩的赵四孩香菇生产基地坐落在确山县任店镇。35个香菇生产大棚一字排开,每个棚上覆罩着巨大的遮阳网,棚内摆放着一垛垛菌筒,一株株乳白色、灰褐色的香菇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确山县“四孩土特产专业合作社”是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河南省无公害种植基地。合作社的无公害香菇种植基地一年可生产无公害食用菌80万棒,年产值1280余万元。富起来的赵四孩不忘乡邻,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一起致富。赵四孩告诉记者,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石滚河、竹沟等镇大力发展合作基地50多个。通过规模化种植,带动14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另外,合作社安排200多个贫困户就业,其中已成功脱贫150多户。今后,公司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强产业做大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帮更多贫困户脱贫。

6月28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河南省委共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举行。会上,省委书记王国生向与会嘉宾讲述了确山县农民用勤劳双手打造“中国提琴之乡”的故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山县一批农民丢下锄头到北京的提琴厂打工,从学徒干到制琴师。2015年,确山县“欢迎闯天下的确山人回家”,规划建设了提琴产业园,现在已有60多位制琴师回乡创业,带动了2000多人就业,其中不少都是贫困户。确山农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造出了中国80%的手工制作中高档提琴,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好声音”,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更加幸福。

确山县西部的瓦岗、竹沟、石滚河等镇山清水秀,自然生态优越,盛产桔梗、热参、半夏、益母草、半枝莲、夏枯草等野生中药材,任店镇的白木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好山水、好环境,好思路、好政策,激发出确山人的冲天干劲、创业激情,他们正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906/5457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