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三农资讯 市气象局监视天气变化做好预报预警

市气象局监视天气变化做好预报预警

会议现场。

□见习记者左蕊文/图

本报讯9月17日,记者从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预计今年我市秋收秋种期间还有5次降水过程,降水量为85~105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略偏少,平均气温7.3℃~18.3℃。根据当前我市花生、夏玉米发育进程,预计9月20日进入收获期,冬小麦播种期正常。

市气象台预测,我市秋收秋种期间5次降水过程分别为,9月30日阴天有小到中雨,10月3日~4日有小雨,10月11日~12日有小雨,10月18日~19日有小雨,10月28日到30日有小到中雨。

据了解,今年,我市夏播期间降水少,底墒差,花生、夏玉米播期差异较大。在今年秋作物生长季里,温度持续偏高、降水偏少,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旱,秋作物生长状况比较复杂。9月后,依然温度偏高、降水偏少,对夏花生成熟较为有利。预计我市花生、夏玉米收获期基本接近常年,9月20日将进入主收期。

目前,我市大部分县区墒情较差,中部、南部旱情较重。根据当前实测墒情与未来天气预报,预计10月墒情改善、旱情会有所缓解,小麦播种期正常,建议半冬性小麦品种为10月12日~18日,弱春性品种在10月18日~25日。

市气象局相关专家建议,花生、芝麻等农作物本着成熟一块收一块的原则,及时收获,防止落果或炸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若夏玉米未达到完熟期时,暂不宜收获,待完熟后再收,以增加籽粒重。玉米完熟期标志是果穗苞叶变白干枯,籽粒掐不动,籽粒基部出席黑色层。已收地块应利用空闲时间及早整地,纳水蓄墒,为小麦播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为保证小麦冬前苗情壮而不旺,建议各地应按照小麦品种属性,适时播种,严禁早播。对于个别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及时造墒,在适播期内,本着“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

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将继续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做好滚动预报和预警服务工作,为全市秋收秋种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919/5477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