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佳作赏析 秋风凉,我又想起它
秋风凉,我又想起它
□张富存
秋风凉,落叶回归大地,田野里的庄稼正在翘盼农人。
“东坡的芝麻成熟了,该收了!”在母亲的催促下,我赶紧把闲置多天的镰刀从旮旯里倒腾出来。握着这把搁置得锈迹斑斑的镰刀,我不由得思绪涌泉。此刻,我又想起它。
尽管,它已经不再常用了;尽管,它是一件极为普通的物件;尽管,它已由现代化的大型工具取代了,然而河坡滩头的收割需要镰刀,还是要用它。因此,在几次的老屋拆迁中,我一直舍不得把它丢弃,至今它还栖息在院子的落角里。
我依稀记得,它是很久以前父亲花两角钱从集市上买来的,托在手上有二三斤重。从它粗糙的棱角上,能隐约看到打磨的痕迹。看它模样乖巧,印象中有一段时间,它还是我们一群孩子朝夕相伴的玩伴。究其原因,是我家的几间草屋漏了,需要修缮。那时候家里穷,父亲买了两把镰,还有它,然后到距家三十里的南山上割淮草。
后来,它成了父亲形影不离的帮手。每到农忙时节,父亲总是在前一天的晚上,把家里所有能够派上用场的镰刀拿出来。蹲在老屋压井旁那棵大槐树下的石阶上,蘸着如水的月光,在它的帮助下,父亲把一把把镰刀打磨成了一件件“白石隐青锋”的杰作。每到出工的时候,为了不误农时,父亲总是习惯地挑着担子,一端挑水,把它和镰刀放在另一端的篮子里。
父亲是磨刀的好把式。无论是日常用的菜刀、剪刀,还是生产用的镰刀、砍刀,只要经过父亲的耐心打磨,都能变得锋利无比。
那时,每到入秋,趁着秋草丰美的好时机,我都背着箩头,拿着父亲借助它给我磨得锋利的镰刀,来到沟边,或是到秋田里割青草。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月,用青草饲养家畜可是一个解决人畜争粮的好办法。只有养肥了猪,一家人的吃穿,还有我们姊妹几个的学费才有指望;只有养壮了牛,耕好了田,一家人的生活才有保障。
现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它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的人们,很少再用镰刀收割庄稼;也不再有孩子们天天背着箩头靠割青草饲喂家畜了。但农忙来临,我还会学着父亲的样子,把镰刀磨得锋利,收割零星的庄稼。而父亲,离开我十年有余了。
可秋风起,我还会想它,想起那些沧桑的岁月,想起它忙碌的那些日子。
记着,它有一个很土的名字,叫磨镰石。
责任编辑:刘银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920/5480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