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 >致富有道 > “红薯姐”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红薯姐”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白军敏在洗红薯。

□全媒体记者 许静 文/图

9月23日,天高云淡。在确山县瓦岗镇香来美食品厂,工人们正在挑红薯、洗红薯、削红薯、烤红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红薯姐”名叫白军敏,是这个厂的总经理。叫她“红薯姐”是因为不知道从何时起,一直和“红薯打交道”的她把自己微信的名字改为“红薯姐”,她说,她喜欢大家这样叫她。

“红薯姐”十分健谈,她告诉记者,她是确山县瓦岗镇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2004年从广州回老家,正值收获红薯。看到父亲驼着背,把一袋袋选好的红薯背上三轮车,拉到市场上卖,有时几天才能卖完,换回来的钱却不多,她就萌生了把红薯进行深加工、把工厂开在家门口的想法。后来经过多方打探,得知国内做薯条最成熟的地方在福建龙岩,她就在那里找了份工作,边挣钱边积累红薯加工的经验。

学习了几年后,白军敏回到家乡开始自己创业,2014年注册资金500万元成立了确山县香来美食品厂,集红薯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刚开始时没厂房,先后租过部队的营房、烟叶的分检仓。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企业刚创办时,她和爱人既是采购员、推销员,又是生产工人和货物搬运工,加上资金跟不上,白军敏能干就自己干。就这样,白军敏靠着脚踏实和吃苦耐劳,生意慢慢发展了起来。

去年1月,在县政府及镇政府的大力帮助支持下,企业搬进了现在的新厂房,入驻两个扶贫车间,其中一个用来作为产品的包装车间,另一个厂房用来作为食品加工车间。企业开始走向正规化,今年又扩大了企业规模,白军敏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企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天地。企业以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产品“瓦岗红薯”系列产品加工为主导,自建有万亩无公害瓦岗红薯优质原料生产供应基地,并建立了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管理体系,生产的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白军敏介绍,目前已到了红薯销售旺季,工人们正在挑拣红薯,小个儿的走电商,中个儿的走商超,大个儿的生产系列食品,就连红薯皮,晒干后也卖给了猪饲料加工厂,一丁点儿也不浪费。

“没想到老了还能找份工作,这样也不拖累孩子们。”70多岁的黄全顺高兴地和记者聊着天。他是瓦岗镇瓦岗村黄国河村人,在这里务工每天可拿到100元左右的工资。瓦岗镇南下坡村的刘存亮夫妇,妻子是聋哑人,两人一起在香来美食品公司清洗红薯,每月也有乐观的收入。作为香来美食品公司的负责人,白军敏合理安排贫困户参与生产,实现贫困户在家就业,增加收入。目前公司长期稳定工22人,临时工40人,其中贫困家庭工人26人。企业产品订单不断,带动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2万元左右。

企业要发展壮大,产品质量是根本,没有适应市场的产品作保障,企业就没有希望。白军敏说,她的终极目标是借助瓦岗红薯的品牌优势,打造山地甜薯领军品牌,力争2021年销售额突破3千万元。若干年后,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像王守义十三香一样,飘洋过海,也希望自己的头像能出现在产品的包装上,成为响当当的确山品牌。

创业没有终点,“红薯姐”永远在路上。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925/5488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