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河南 壮丽70年:中原更出彩 漯河添浓彩
壮丽70年:中原更出彩 漯河添浓彩
新华网郑州9月28日电(记者郝源)9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漯河市委书记蒿慧杰、市长刘尚进围绕“中原更出彩 漯河添浓彩”主题,介绍70年来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会回答现场记者提问。
奋勇争先 迈上经济发展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以漯河更加精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这一工作主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重点,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向,就是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蒿慧杰说。
数据显示,2018年,漯河市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36.7亿元、增长7.7%、居全省第9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居全省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居全省第9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9元、增长8.9%、居全省第10位。
据介绍,漯河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32年年均增长75.7%,有1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漯河,有近200种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蒿慧杰表示,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靠创新催生新生动力,靠改革增强内生动力,靠开放强化外源动力,从而形成三力齐发,三力联动的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混合型的新动力体系。
“三链同构” 打造绿色产品生态
“漯河作为全国食品名城,食品产业集中度高、体量大、名企多、链条长,是河南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刘尚进说,“按照着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要求,持续推进‘三链同构’,着力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
数据显示,漯河市年产肉制品200万吨、占全省的40%,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1/4,年粮食加工量600万吨、占全省的15%,年粮食交易流转量1080万吨、辐射周边9个省份及豫南8个地市。
“目前,漯河作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研发基地和食品加工业集聚地,成为全国唯一的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城市。”蒿慧杰说,“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涵盖肉类、面制品、果蔬、饮料和休闲食品五大行业1000多个品类的食品产业集群。”
据介绍,漯河市目前已启动了4个市本级、22个县区重点企业的五年倍增工程。目前,漯河正在深化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战略合作,编制《漯河市标准化战略发展规划》等1+N体系,着力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食品标准化科研孵化基地、食品产业标准化技术联盟,最终建立起高于国家标准的食品特色标准。
“阳光漯河”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近几年,漯河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方面不折不扣、不突不破、不拖不欠地贯彻落实好上级‘规定动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阳光漯河’建设就是其中的一项创新性举措。”蒿慧杰说。
2017年4月,村级权力运行从明权、用权、监权三个方面进行了规范,要求做到明权清单化、用权规范化、监权透明化。全面构建权责清晰、程序规范、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权责运行体系。
据介绍,“阳光漯河”的探索实践是从阳光村务开始的,目的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接受监督、不再任性。数据表明,“阳光漯河”推行以来,乡村两级新发生的信访量和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逐年减少,2019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9%。
蒿慧杰表示,深入推进“阳光漯河”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行体验式警示教育,凡是新提拔重用的县处级干部都要执行留置看护任务,以感同身受、触及灵魂的体验净化思想、强化党性,增强勤政廉政、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杨姗姗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0928/5494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