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有症状无病因,不妨看心理医生

有症状无病因,不妨看心理医生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黄杰

在综合医院就诊患者中,常有部分患者以各种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类似心脏病发作、躯体形态或结构发生改变,如:眼睛、鼻、口唇的异样感或不对称等主诉就诊,这部分就诊者常为自己的疾病痛苦担忧不安而长期奔走于各大医院,反复检查,却无明显的躯体疾病诊断。由于这些患者坚信自己患了这种或那种躯体疾病不断求医,对没有肯定的疾病诊断表示不满意,而怀疑医生没有尽职尽责,或归因于医疗技术水平不高、检测手段落后等,对医生给予的保证、承诺、忠告均拒绝、反感,取而代之的是担心延误疾病诊治而恐惧、焦虑、抑郁,同时常伴有容易出汗、心悸、口干、颤抖、脸红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由于长期对自我躯体不适的过分关注,就诊者深感痛苦而到处求治,严重影响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这类患者持续多年的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生活事件(心理创伤、心理冲突)与症状呈正比,同时与低文化、不良人格基础及亲属的过分关心照顾有密切关系。通常经2~3年的慢性波动性病程后仍查无实据,难以解释躯体症状的严重性或变异性时,建议去看心理医生。有些心理问题以躯体形式障碍为特征表现,常见有疑病障碍、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见于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发作、其他神经症性障碍、抑郁障碍等。

这些病共有的特征是:虽然有严重的症状,但无阳性体征;虽然有严重的症状,但无实验室阳性发现;虽然有严重的症状,但无器质性损害证据;虽然有严重的症状,但与神经解剖部位不相平行;虽然有严重的症状,但无法用病理生理机制来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求治于心理医生可望得到答案。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1113/5560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