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文学 传承
传承
□陈宏宾
我居住的小区前面是老库房,小区为了搞房地产开发,把那些旧房都拆除了。可能是手续原因,地一直被搁置。这样,就空出很大一片土地来。
小区里的居民看有地空闲,就各自开垦出一片来种菜。
妻子最初也加入了种菜的行列,利用双休日整理出一片平整的土地,种上几棵南瓜,居然成活了。妻子天天浇水,南瓜秧蔓延得长长的,不过都是长在残砖废墟上。
母亲没有和我们住在一起,有一次到我家送馒头,发现妻子弄了一块地种菜,显得很兴奋,问我妻子南瓜四周有没有人种菜,妻子告诉母亲:“娘,这都是空闲的地,谁开垦出来谁种,你没有看到都是砖头瓦块,不好种吗?”
母亲听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和父亲来到我家,拿着铁锹和钉耙,还真有大干一场的感觉。
妻子吃惊地问:“娘,你们这是干什么?”
母亲笑着说:“我和你爸来帮你们种菜,再把四周空地整理一下。”
“娘,你们这么大年纪啦,体力劳动还能吃得消吗?还是让我们去干吧!”妻子对母亲说。
“这不算什么,闲着也是闲着,我们能干得动。”母亲说。
听母亲这么说,妻子就没再说什么。
母亲来到那块地里。这里到处是拆房时留下的砖头瓦块破油毡,母亲也不嫌脏,脱去外衣就刨了起来。她一会儿刨、一会儿捡,时而用手抹去头上的汗,时而又弯下腰。太阳炙烤着大地,母亲全然不顾这些。父亲也不闲着,一会帮运砖头,一会平整母亲刨出的地。
在他们共同努力下,一块干净平整的菜地出现在眼前。
接下来就是种菜,浇水。水是母亲一桶一桶从我家担过去的——从小在农村干惯活的母亲是不怕吃苦的。
青菜在井水和母亲汗水的浇灌下,绿了那块地。看着葱郁油绿的菜地,母亲露出了微笑。
此后,母亲和父亲每天都来菜地里拔草、浇水、捉虫。在他们的精心打理下,我们居然可以天天吃上新鲜蔬菜了。
有一天,我闲着没事,和妻子一起来到菜地里,碰巧母亲、父亲都在里面忙活着。看看父母的满头白发,看看他们劳作的身影,我的眼眶湿润了。
母亲对我说:“空闲时要多干些活,劳动比什么都强,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
是啊,年迈的父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传承着一种家风,那就是热爱劳动。土生土长的父母一辈子离不开土地,劳动就是他们的本色,这种传承是无形的,是伟大的。
漫步在那块菜地里,青青的蒜苗在风中向我点头,绿绿的菜叶向我微笑,从它们身上,我看到一对身影,一幅面朝泥土劳作的画卷。
阳光下,汗水滴进泥土里,青菜又长高啦!
责任编辑:闫继华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1115/5564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