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文学 自然老城诗意西平
自然老城诗意西平
□孙秋鹏
西平县城有几处景致,值得常去。
城区往南,至护城河路南端与仙女河北路交叉处,有一处无名的园林,面积不算大,但很幽静。
园林起伏的小丘上高木森森,浓密的绿护庇的曲径,落满脆脆的鸟鸣,甚是清雅。绿藤在长廊架上攀缠,蜿蜒屈曲。暮春开花时,小花一穗穗垂下,风中颤红摇紫,激起无限韵致。坐于廊下石板,享受这难得的清幽。
园林中部偏西有十七八株绒花树,树已粗壮。不同松柏,绒花树是一种“低调又奢华”的植物。树下有大片草坪,树上枝枝梢梢羽状复叶密生,远看翠云起,近观心安生。初夏开花的时候它的小花像是一把把小扇,毛茸茸的惹人爱怜。中部偏东是一处小池,小池里的水草最易把人拽回到童年。朝与昏,依香蒲常会听到萨克斯孤独的吹奏,悠扬悦耳,水草下也有蛙的阵阵和鸣。绒花散发着清香,夜愈深,绒花的香味愈迷幻。若一人来此,神思在现实与未来间进进出出,似醉非醉,似梦非梦。
城区往北,小洪河弯弯曲曲依城而流,也是游赏的好地方。如果不怕远,可再往北,去到嫘祖河橡胶坝一带。很多人喜爱那里的花海,可我觉得,它的迷人处在于一望静美自然的水天。
风暗舞,浪花一阵阵向你追来,湿湿的凉意,渐渐平复多日积累的躁动。水的上面仿佛依然是水,那天空的颜色不停地被冲洗,是真的水天一色无纤尘。有时候,云朵在头顶滚动,闲散地翻卷,令人忘我。走一走,唱一唱,跳一跳,或喊、说、笑,在这里都是贴切得体的,在这样的天地和云水,拍什么照片都是好看的。大人或远望,或沉思,孩子时而戏水,时而追蝶,飘飘然宛若仙子。
在城中心,也有极可去的地方。比如,可到宝严寺塔园。它在西平大道与文化路交叉口。火热的夏日裹挟着火热的闹市,截然不同的是那无数岁月沉淀下来的淡然与静谧。
宝严寺塔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七层塔身高耸,六角檐翘,给人一种粗犷凝重、神秘沧桑之感,让人遥想过去的宝严寺庙巍峨,香烟缭绕。其实宝塔的惊世之处在于谛听,塔身六角雕饰龙首,龙口衔铃,风起铃动,曲奏禅意,涤荡灵魂。有诗曰“塔铃摇天风,清音无时尽”,又《法华经》曰“宝铃千万亿,风动出妙音”,这“清音”和这“妙音”似随风频频的呼唤,给迷失的人示明永生的方向。想一想,塔顶伸进深邃得犹如梦境的蓝天,翘檐挑着时光翩翩,永伴鸟鸣阵阵,塔铃悠悠,心田会开垦出多少生存的智慧和彻悟。
塔园东边是学校,多少年来高塔梵铃相伴着书韵朗朗,庄严肃穆又清新洒脱。
宝塔下南边,对着“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碑文上载,陆军预备第十一师与日寇血肉相搏,山川震眩。激战两昼夜,官兵前仆后继,尸填壑沟,血流川渠。“铁血忠魂”的墓碑矗立着天地间的正道,诉说着万家幸福的缘由。
现代的修学,古寺的修行,抗敌的壮烈,在塔园这里融成一体,阐释着一城人活着的真意。
在西平这座老城,可以自由地追忆、自由地抒情、自由地憧憬。这自由生长诗情的地方,老人们常忍不住感叹,日子是越过越畅快了。
责任编辑:刘银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9/1220/5615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