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三农资讯 马谷田名称的由来

马谷田名称的由来

王有震 王海燕

很久以前,泌阳县马谷田镇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村西头有一个庵,里面住着几个尼姑。当时的街在村东的和尚庙,庙里有不少和尚。可为什么称其为马谷田呢?这里面有一段传说。

有一年夏天,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赶集的人汗流浃背、口干舌燥。那时候没有卖茶的,赶集的人只有到和尚庙里找水喝。这个庙里的和尚一个比一个懒,谁也不去挑水,所以再渴的人也别想在这里喝到水。这件事被村西头庵里的尼姑们知道了。善良的尼姑把赶集的人领到尼姑庵里送上茶水,人们得以解除干渴打起精神去赶集。

从那时起,每逢集日,尼姑庵前总是有几大盆温凉的竹叶茶水,供人们无偿饮用。时间久了,赶集的人们到这里歇脚、饮茶成了习惯。后来有些商人干脆把货物搬到这里售卖。这样,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兴隆,这里慢慢变成了繁荣的贸易中心。而原来的和尚庙集市变得冷冷清清。

热心肠的尼姑们看到庵前这个地方太小,赶集的人们太拥挤,就把庵西边的一块稻田改为贸易场所。慢慢地又盖了很多房子,一条街便自然形成了。可是叫什么名字呢?由于庵中为首的尼姑姓马,街又是建在稻田地里,乡亲们就叫它“马姑田街”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又把“姑”字写成了“谷”字,后来就叫“马谷田”了。

《泌阳县志》记载:“马谷田兴集于明代,清代以前因临泌阳至信阳的交通要道,故集市贸易兴盛,有银行、金银首饰店、‘山陕会馆’。”马谷田镇出土的石碑显示,马谷田历史悠久,汉朝时就划为镇。近日,在该镇的马道村,又惊现世间少有的220年前的清代“武魁”牌匾。

如今,风景秀丽的马谷田镇森林覆盖率在33.7%以上,被誉为“豫南天然氧吧”。该镇相继荣膺“中州名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称号。马谷田镇四通八达,上(海)武(威)高速公路和阜(阳)(随)州高速公路成“十”字形在境内交织,信(阳)南(阳)省道贯穿其全境。这里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旖旎的旅游自然风光和迅速发展的特色经济享誉省内外。特别是下河湾冶铁遗址,是集采、冶、炼于一体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官营冶铁遗址,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102/5632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