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情感 家乡的油馍
家乡的油馍
□赵付友
在乡下老家,别人叫炸油条,我们叫炸油馍。乡亲们习惯把油条归类为馍。炸油馍也是我们家乡过年的隆重仪式之一。
在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馍,一是春节时走亲访友风光,二是招待客人有面子。炸油馍时,把发酵好的面团揉搓均匀后,切成条,每两条捏在一起,顺着长条方向,用筷子在中间压一下,再捏起两头,自然拉长,放进热油锅里炸至金黄,捞出,即可食用。
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油馍故事发生在1976年春节。这年春节,是经历了“75·8”洪水后的第一个春节。春节前夕,我家炸了5斤面粉的油馍,按照母亲的说法,这是大年初二给我姥爷姥姥拜年用的。
果不其然,初二这天早饭后,母亲把油馍装满了一个大竹篮子。家里没有香喷喷的油馍诱惑了,我满腹委屈,噘着嘴,茶水不喝,油盐不进,一副要绝食的做派。
看到母亲提着一竹篮子油馍走出了家门,我紧随其后。一直走到村外,母亲也没有甩掉一边小跑一边哭啼的我。在路人的劝说下,母亲最终还是从竹篮子里拿出两根油馍,微笑着递到我的手上说:心满意足了,你就回家吧。接过油馍,我破涕为笑,立马转身向家的方向原路返回。
过去,吃油馍的日子一般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有月饼面食,油条就成为可有可无的过节食品了。现在,只要你想吃油馍,集市上每天都有炸油馍的摊点。过年过节,每家每户也不再单独炸油馍了,想吃油馍,村头就有现炸现卖的油馍摊。
油条嫩了不熟。在油锅里滚来滚去,人们习惯叫老油条。老油条发黑,吃起来有点苦,口感差,所以不招人待见。
家乡人实在、勤奋,村里村外与人打交道都是一副热心肠和菩萨心肠,不出门还好,出门在外,生意场上、市面上,每逢遇到一些刁钻圆滑的人,家乡人往往嗤之以鼻:老油条!
家乡的油馍香,春节的味道浓,记忆的乡愁醇。
责任编辑:刘银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117/5651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