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 >情感 > 春节吃饺子

春节吃饺子

□殷天堂

大年初一吃饺子是我们豫南乡下人由来已久的习俗。

伴着鞭炮声,浓浓的年味在整个村庄迅速蔓延。我们这群乡下的孩子也被这节日气氛感染,满村乱钻,跑到每家每户磕头捡炮。各家各户大红灯笼高高挂,春联、福字满园贴,真可谓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在孩子们尽情玩耍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为年夜饭的饺子做准备。我家也不例外。吃过晚饭,娘就忙着剁肉馅。娘手起刀落,刀下飞出悦耳的声响。娘剁的是猪肉韭菜馅,加上五香八大味搅拌在一起,美味可口的大肉饺子馅就做好了,满满一大盆,站在门外就可以闻到香味。

我回到家时,一家人正聚在一起包饺子,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娘包的饺子最好看,可是正宗的猫耳朵“中国饺子”,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让人不得不佩服。为图个吉祥如意,我们家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一般都会包上几个元宝(硬币),谁要吃到元宝,就意味着一年会大吉大利,财源广进。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娘就喊“饺子下锅喽”。听到喊声,我和哥哥嫂嫂、妹妹都从被窝里钻出来了。今天我们似乎都不像平常那样依恋被窝。但是起床以后才发现上当了,饺子并没有下锅。原来是娘怕我们起不来故意早点喊我们的,我们这儿的习俗是大年初一要早点起来揣元宝。

水烧开了,娘把一个个饺子丢进锅里。听着“扑通扑通”的下饺子声,我想起一个顺口溜:“一个鸭子两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两个鸭子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四五分钟后,娘揭开锅盖,我惊奇地发现,原本沉在水底的“鸭子”全都浮上来了。娘说:“好啦,可以开饭喽!”我和妹妹急忙拿来碗筷,娘把每个碗里都装得满满的。

为驱邪恶、求吉利,我们那里煮饺子要用芝麻秆,意味着新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饺子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一会儿,娘吃到一个钱,嫂子也吃到一个。随后,哥哥也吃了一个钱,大妹、小妹和爹都吃到了,他们个个兴高采烈。至此,我却一个钱也没吃到,那年我12岁,正上初中。我气得把筷子一扔说:“哼,小妹也能吃到钱,难道就她会挣钱?我辛辛苦苦上学读书,竟然一个钱也吃不到。不吃了!”嫂嫂见我生气了,偷偷地往饺子里塞两个钱,端到我面前说:“弟弟,你看你,眼看就吃到钱了,怎么不吃了呢?你最后一个吃到钱,说明挣钱最多的就是你呀,咱家就等着你读书有出息将来好挣大钱哩。”其他人也连忙帮着劝我。经不住大伙的劝,我接过嫂嫂递过来的碗,吃了起来。果不其然,我真的吃到了两个钱。这下,我破涕为笑了。

提到过年,许多人想到的都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饺子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国的中原和北方,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旧时农家一进入腊月,就开始忙年。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的时候起,就进入了过年倒计时,人们张灯结彩、贴对联、打扫庭院,准备迎接远方的亲人,过个团圆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

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在除夕夜里,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灯光暖人,锅里热气腾腾,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里。红红的火苗滚开的水,越煮越觉得有滋味,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出了对来年美好的期望。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117/5651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