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情感

□胡天翔

那是一条红鲤鱼。

鲤鱼装在塑料袋子里。鲤鱼全身都是红的,嘴是红的,嘴边的胡须是红的,肚子是红的,尾巴也是红的。塑料袋子里的水也是红的。金色的阳光从外面把袋子里的水染红,鲤鱼从里面把袋子里的水染红。鲤鱼只有半斤重,还是小鱼哩,在袋子里不停地摇头摆尾。

在村头,去陈店赶集的母亲碰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李宝花。

“小亮娘,听说一民又寄回来五百块钱?”李宝花说。

“他走三个月啦,才寄五百块钱。”母亲说,“亮子快开学啦,我去把钱取回来,顺便卖几个鸡蛋!”

“小亮娘,你咋还提条鱼啊!”李宝花看见了袋子里的鲤鱼。

“这鱼是亮子捉的,亮子说开学后,学校让每个学生交两本画本,办阅览室。”母亲说,“亮子让把他捉的鱼卖了,用自己的钱买画本。”

“这事老邢也说过,你们家亮子有志气。”李宝花说,“我们家老邢常说亮子学习好,说不定就会‘鲤鱼跳龙门’哩。”李保花说。李宝花的丈夫邢大国是小学里的语文教师,教亮子语文。

“啥叫‘鲤鱼跳龙门’啊?”母亲问。

“传说啊,鲤鱼也是龙。鲤鱼从小河游到大河,然后跳过一扇高大的门,进了大海就变成龙,那扇门就叫龙门。”李保花说,“这都是传说,不过你看这鲤鱼长着胡须,全身鳞片都是金红的,还真像传说的龙哩!你家亮子啊,说不定将来会考上大学,就跳出农门哩!”

和李宝花在村头分了手,母亲向镇上走去。

到了镇上,取了汇款,出了邮电所,母亲去了南街。母亲把细筐放在地上,提着鲤鱼,站在路边的树下休息,等买主。一会儿,过来一个穿黑西装的,提着一个空提篮。那人把四十个鸡蛋都买了,一共十块钱。

日头正南,天晌午啦。想到还要给亮子买画本,母亲在酱醋店里称了一瓶酱油、一瓶醋,提着鲤鱼、挎着细筐,走到新华书店。母亲买了四册画本:《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呼延庆打擂》《满江红》《薛刚反唐》。母亲把画本放进细筐里,筐子里沉了许多,像装了一筐的希望。

没有把红鲤鱼卖掉。母亲想掂回家给亮子烧了吃。

回家的路和来时一样长,母亲却觉得路变短了。钱取回来了,贴在心口上哩。鸡蛋卖了,酱油、醋和画本也买了,赶集的事都办了,心里轻松了许多。到家,亮子看到画本不知该多高兴哩。母亲想。

母亲走到王寨,坐在小河的拱桥上休息。桥是砖块和水泥砌的,跨在小河上,象一张弯弓。桥下的河水,缓缓而流,清澈无比。母亲看见无数的小鱼、小虾,贴着桥墩游弋。偶尔,还有一两条大鱼,在水中,箭一样穿桥而过。母亲想起筐子里的鲤鱼。母亲把袋子从筐里提出来,袋子里的鲤鱼显得无精打采,身子一动不动,只有嘴和鳃一张一合的。母亲想该换水了吧。

母亲提着鲤鱼下了桥,蹲在水边。母亲捉着鲤鱼,把袋子里的水倒进小河,要去河里灌水。母亲突然发现水中出现了一道金光。那道金光随着水波一漾,就消失了。那道金光让母亲吓了一跳。母亲看见袋子里的水没了,鲤鱼在不停地蹦跳。母亲想起李宝花说鲤鱼是龙的化身,跳过龙门就成了龙的故事。母亲看着手中提的鲤鱼,这条红鲤鱼,是龙的化身吗?真的有龙门吗?沿着小河,鲤鱼能游进大海吗?这些疑问,一个个在母亲的心里跳跃。

母亲决定把鲤鱼放了。母亲双手捧着鲤鱼,慢慢地放进水中。最初,鲤鱼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脱离了束缚,停在母亲的掌心,不停地吸水吐水,嘴边冒出一串串气泡。母亲轻轻地把右手从水中抽了出来,用左手托着鲤鱼。鲤鱼的身子受到触动,摆摆尾巴,划出一道水波,拉出一条红线,沉入水中。母亲看见整个鲤鱼变成了一个红点,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一片水草丛中……

母亲希望鲤鱼能游到海里去。母亲希望鲤鱼变成龙后,能保佑她的亮子成“龙”。其实,红鲤鱼能游进大海里。因为,我们小河里的水流到汝河里,汝河的水流到淮河,又流进一个大湖里,然后流到大海……

母亲下了小桥,向着村子走去。村子上空升起的一缕缕炊烟,被风拖成一片白雾,幕一般地绕着整个村子。村子里,不时传来牛羊归栏的叫声和孩子的呼喊声。这一切,让母亲感到无比的温暖。想着家里的牛羊、想起亮子,母亲加快了脚步。一会儿,就到了村西的土梁下。翻过土梁,就到家啦。

那是一道高高的土梁,是修渠的土堆成的,村后有一条宽阔的水渠。有人在梁上喊母亲,是亮子。母亲看见亮子站在土梁上对自己挥手。母亲还看见亮子身后的一轮圆月。那是秋天的红月,圆圆的、亮亮的,正从亮子的身后一点点地升起。母亲听见,亮子正一声声呼喊着自己。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让母亲不能自已。

主要内容:一个字的故事,一个人的故乡。

个人简介:胡天翔,男、河南新蔡人,在《四川文学》《阳光》《百花园》《小小说选刊》《读者》等发表过作品。偶有作品入选本和获奖。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117/5652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