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 >文化资讯 >文化风采 > “枕上缘·镜中花——洛阳瓷枕、铜镜展”走进驻马店

“枕上缘·镜中花——洛阳瓷枕、铜镜展”走进驻马店

205余件(组)文物在市博物馆展出 65件藏枕讲述关于枕的记忆

□全媒体记者 张瑞芳

本报讯 2020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为丰富市民的春节文化生活,1月19日上午,市博物馆特别展出“枕上缘·镜中花——洛阳瓷枕、铜镜展”。

这次“枕上缘·镜中花——洛阳瓷枕、铜镜展”是继2018年驻马店市博物馆与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曾经合作成功举办“盛世唐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唐三彩特展”、“王城春秋——东周洛阳文明展”后的又一次合作。

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展出205余件(组)文物,均为洛阳地区历年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其中65件藏枕,以瓷枕为主体,将枕的历史、枕上诗书画、枕上故事和枕中技艺向观众娓娓道来,讲述那些湮没已久的关于枕的记忆。枕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承载了人类各个时期不同群体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风俗习惯。不同时代的枕都呈现出它独特文化特质和艺术魅力。洛阳出土的瓷枕色彩鲜明、题材多样,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

本次铜镜展,精选了洛阳地区出土的历代精品铜镜,集中展示洛阳古代铜镜的发展历程,展现历朝历代的铜镜制作工艺和艺术造诣。洛阳作为华夏著名古都,地处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腹地,曾有十三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地区先后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铜镜,其中不乏许多模范规整、铸造精良的珍品。这些铜镜自战国、两汉,历经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一直到宋、元、明、清,绵延不断,代代均有。洛阳地区出土的铜镜以战国镜、两汉镜和唐镜为最多,这恰与中国铜镜的发展轨迹相吻合。因此,研究洛阳铜镜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和中国铜镜的历史演变是一致的,进一步说明了洛阳铜镜的发展是中国铜镜发展的缩影。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洛阳出土的不同时期铜镜,以其各不相同的特点反应出朝代的兴衰、历史的更迭。透过这些精美的铜镜,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历史的发展进程,感知时代的脉搏。

这次铜镜展设在博物馆二楼,今日起至4月2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120/5654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