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健康养生 熬夜自救指南
熬夜自救指南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陈放
学习、加班、刷剧、泡吧......“夜猫子们”不睡的理由各不相同,往往眼睛已经酸胀地抗议了,大脑还在兴奋地叫嚣“不要浪费深夜闲暇时光!”
尽管熬夜致使猝死的新闻时常发生,但当前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熬夜已成为大家作息 “新常态”。那么,又想熬夜又怕猝死的人们,要如何自救呢?
每个人的入睡时间,很大程度上是由褪黑素峰值出现的时间决定的,对于成年人来说,褪黑素高峰通常出现在23时,所以大家普遍认为超过夜晚11点入睡就是熬夜。但因为不同的人作息不同,所以要分情况来看。《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要达到7-8小时,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损害认知功能、记忆力和免疫系统。
因此大家一定要保持健康作息,尽量避免熬夜,但对于偶尔熬夜造成的白天困倦且记忆力下降等影响,还是可以适当补救的。
1、补觉。研究发现,和正常的睡眠相比,补觉的睡眠效率更高,浅睡眠阶段比例较低。如果你只是偶尔熬个通宵,第二天补补觉(睡眠周期八小时以上)兴许能恢复神清气爽。
2、拒绝烟酒。香烟中的尼古丁对大脑有兴奋作用,酒精会导致呼吸道周围的肌肉过于松弛,进一步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打鼾的情况,熬夜加烟酒,会让身体加倍受到伤害。
3、戒掉夜宵。研究结果显示,晚间摄入的热量占每日摄入热量比例较高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因为体内的新陈代谢、胰岛素等激素分泌都有昼夜节律,通常晚上大家的活动更少,吃下去的卡路里难以被消耗,所以,如果你不得已要熬夜的话,最好管住自己的嘴巴。
责任编辑:闫继华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0/0121/565705.shtml